龍七公:槍擊案了猶未了 慶安不安問題多

慶安原來只是黑龍江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因為農民徐純合在當地火車站被執勤警察擊斃,慶安最近成為關注焦點。這起發生於五月二日的命案,因當地政府和鐵路警方處理拖沓,導致輿論持續關注。也因此,慶安官場中的各種積弊,在十餘天時間內被集中舉報超過十起,其中,該縣副縣長董國生被停職、縣檢察長魏鵬飛被調查。

程序正義嚴重缺失

慶安火車站的這聲槍響,打破了慶安一直以來的寧靜。警察李樂斌手槍中發出的子彈,在穿透了徐純合的胸膛後,還一舉撕破了慶安官場外表的帷幕,將其中的齷齪污穢暴露於陽光下。儘管槍擊案因央視播出所謂的「完整還原視訊調查」而暫告一段落,但它以及它產生的輿情次生效應,卻不能不令人深思其標本意義。

近幾年來,警察槍擊案在內地時有發生,可每次過後,圍繞警察開槍的必要性和正當性,都沒有引起足夠的檢討反思。該類事件一般的處置原則是,經由警察所屬上級機關進行勘驗和調查,並及時通知當地檢察院,最終對開槍是否合理作出界定。按如此規定,警方無疑擔當了調查主角,檢察院卻淪為配角,對警察開槍權的認定因而帶有警方自查自證的性質。這樣的事後調查,缺少第三方的獨立介入,明顯違背了程序正義。這次慶安槍擊案,無論初始新華社報道,還是後期央視介入,判斷開槍正當與否的依據都來自哈爾濱鐵路警方的調查。這樣的調查即使再公正客觀,但調查主體不當,結論也就不具備合法性和可信性。

令人不解的是,官媒和官方對開槍權調查中的程序正義問題,始終視而不見、避而不提。官方借助官媒,一味強調開槍的必要正當,並在網絡屏蔽刪除各類反對聲音。這樣的做法,無疑將助長警察行使開槍權的任意性,由此導致的唯一結果,只能是對生命的濫殺。本來,徐純合案提供了一次完善開槍權調查程序的良機,可官方出於輿情維穩的考慮,再一次以行政權粗暴武斷地拒絕了對程序正義的補救。

程序正義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條件。一個終日高喊「依法治國」的國度,卻置基礎條件於不顧,如此依法到底依的是甚麼法,又怎能有效治國,不能不令人憂慮和懷疑。

基層政治生態扭曲

有關今次槍擊案引發的輿情次生效應,令人慨嘆中國基層官場的腐敗,已達到了驚人的深度與廣度。同時,圍繞於此的民怨民怒,也已達到了隨時隨地爆發的臨界點。小小慶安,十餘天內就集中舉報逾十起貪腐案,這固然說明官場貪腐的嚴峻性,但更說明,慶安平時是一個無法說理、沒有公論、正不壓邪的地方。當地民眾自發舉報,強行「新聞搭車」,就是要借助全國關注的輿論壓力,尋求解決當地的已有問題。

在內地,地方黨委政府的主要官員隻手遮天、「捂蓋子」的問題一直長期存在,它直接導致一地有錯不能糾、有冤不能伸、有苦不能言。

一言堂下的高壓,絕對權力的專制霸道,以及監督失效的貪污腐敗,在地方基層比比皆是。十八大之後的反腐高壓和整頓四風,在小地方幾乎都不可避免地淪為強弩之末。

一聲槍響,慶安不安。由慶安槍擊案引發出的拔出蘿蔔帶出泥現象,其最重要的標本意義在於,它揭示出基層地方扭曲的社會政治生態,基層官場常態化監督機制的缺失,以及基層權力制衡機制的失效。「打老虎」固然為反腐轉風所必須,但靠甚麼解決基層官場難堪的現狀,卻更為關鍵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