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旅遊接待能力須優化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最新一份《旅遊競爭力報告》,香港在旅遊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十三位,較兩年前的第十五位略有提升。

這份報告,採用了十四項指標對一百四十一個經濟體進行調查,衡量通過旅遊業創造經濟社會效益的潛力。報告中,香港在「道路及港口基建」、「營商環境」及「通訊及資訊流通」等方面名列前茅,但在「貨品價格競爭力」、「世界文化遺產」及「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指標則位列倒數,表現遜色。

可以看出,本港的硬件設施毋庸置疑,但是在軟件方面卻差強人意。

其實,香港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政府去年公布的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便涵蓋了四百八十個項目。

筆者認為,若能把歷史文化的元素融入香港的基礎建設、景點開發等方面,本港的旅遊業將更具競爭力。

今次香港排名上升固然可喜,但不可忽略的是,這份報告是綜合二○一三至一四年的數據來評分,所反映的情況通常是稍為「滯後」的。換言之,去年九月為期兩個多月的「佔中」事件,以及今年年初一再出現的「辱客」事件,對本港旅遊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應未被計算在內。所以,香港未來的旅遊競爭力排名能否站穩,令人憂慮。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命脈之一,必須要力保優勢,一方面要盡力挽回被一小撮人不文明行為所破壞的「好客」形象,另一方面亦要致力發展新的旅遊景點和完善各種配套(例如郵輪碼頭交通安排、酒店數量及購物點等),以客為本,優化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