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在政改關鍵時刻的一舉一動廣受注目,尤其是黨內溫和派的動向,在在影響政改的結果。政府盯緊民主黨在議會內的六票,早已是政圈的公開秘密,更是泛民其他黨派所密切留意。
民主黨的內部交流會結束。一如所料,何俊仁暫緩而非取消辭職公投,留了一條伏線,要待政改表決後,再從長計議。現實上,沒有學聯與學民的參與,欠缺學運新一代的認同,民主黨認為難以取得「公投」的道德高地,也欠缺足夠的社會資源以策動全港性、大規模的政治行動。
有趣的是,黨內溫和派雖然聲音轉趨微弱,但在老一輩有心人的支持下,仍然放手一搏。有中委打算發起聯署召開黨大會,建議以黨的名義提出對政改方案的修訂,例如爭取獲得提委會十分之一提名的出閘方案。溫和派此舉可視之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成功機會極微。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政治表態而已。
在激進派主導泛民政改路向的環境下,民主黨被迫全面向左走,面臨流失中產票源及中間選民的風險。溫和派期望放棄一面倒拒絕參與政改過程,轉為積極提交建議,實行「曾經努力過」,即使政改最終失敗,也對支持者及歷史上有一個合理的交代,做到問心無愧。
問題是,泛民溫和派包括民主黨在內,對政改的理性而具深度的論述始終欠奉,跳脫不出激進派的主要論點,注定被後者牽着鼻子走,可惜兼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