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營』菜式」鹹度超標,計劃有名無實。負責推廣「有『營』食肆」運動的衞生署,宣稱過去兩年參加的食肆均能遵守推廣健康飲食的指引,未有撤銷任何食肆相關資格。不過,記者巡查多區貼上「有『營』食肆」標貼的食肆,發現不少「掛羊頭賣狗肉」,部分未有提供「有營」菜式,部分標示的有營菜式含鹽量更超出世衞建議,令人感覺計劃「兒戲」。立法會議員批評衞生署處事官僚 ,未有認真巡視食肆,令計劃流於形式主義。
政府早前宣布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就減低食物中鹽糖含量和市民攝入鹽糖分量制訂工作計劃,但早於○八年由衞生署推行的「有『營』食肆」計劃(下稱「計劃」)至今反應冷淡,全港只有不足百分之五,即六百七十九間食肆參與,成效備受質疑。
該計劃希望鼓勵食肆可恒常供應「多蔬果」及「三少」(少鹽、少糖、少油)等「有『營』菜式」,參加的餐廳須簽訂承諾書,遵守長期提供餐牌標誌顯示的至少五款「有『營』菜式」,並以「有『營』食肆」標誌宣傳。
記者日前巡查多區共十間參與計劃的食肆,並於有提供「有『營』菜式」的餐廳中,取走「有『營』菜式」的醬汁進行含鹽量測試。記者發現長沙灣其中一款「有營」的「彩椒香芹炒牛肉」味道偏鹹,每一百毫升的醬汁含鹽量達十克,即有近兩茶匙鹽,為世衞建議的每日攝取量兩倍,更比非「有營」的湯麵含鹽量高一倍。
而在跑馬地一間餐廳的「有『營』菜式」中,竟以含鈉量偏高的罐頭茄汁豆作食材,而市面上一般罐頭茄汁豆的含鹽量,亦達每百克一點二克鹽。
除此之外,記者發現當中有七間餐廳只於門外貼有「有『營』食肆」的標誌,卻未有按指引於菜單中提供標示為「有『營』菜式」的食物。
記者留意到當中不少餐廳餐牌只有標示「廚師推介」、「辣味」、「製作需時」等標示。記者以食客身份向荃灣一間餐廳店員,查詢是否供應「有『營』菜式」,店員只稱麵餐中的蠔油冬菇,「咪係少鹽、少糖囉。」惟記者追問下,店員才改口承認「有『營』菜式」只於其他分店供應。而另一間位於大埔的餐廳,店員竟表示:「(自己餐廳)好似係有營食肆,以前似有(有營菜式)」,隨後,當店員細想後才發現店門外貼有「有『營』食肆」的標貼。
尚營坊高級營養師黃凱詩表示,世衞建議每日攝取的鈉質為二千毫克,即約一茶匙、約五克的鹽,因此「有『營』菜式」的醬汁如每一百毫升含有達十克的含鹽量,已超出一日建議攝取量,屬「高鹽」食物。黃表示罐頭食物的含鈉量普遍較高,亦不適宜出現在「有『營』菜式」中。黃坦言市民應避免自行添加醬料,或改以蒜、香茅等天然的調味料,同時亦鼓勵市民自行煮食,減少攝取的鹽量。
「對於中菜同埋傳統餐廳,好難改變煮法,加上有時客人又嫌太淡,所以會同標準有出入。」飲食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世衞標準雖屬國際性指標,但未必適合本港食肆及港人的飲食習慣,因不少中式菜式均有固有的烹調方法,廚師及客人均難以適應改變。對於有「有『營』菜式」含鹽量過多,黃表示不少廚師均有自己的烹煮習慣,可能一時難以改變。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則批評衞生署處事官僚,每年只於續領資格時審核餐廳,及後未有再跟進,令計劃流於形式主義,縱容食肆濫用計劃的吸引力。王促請署方加強宣傳計劃,並設立獎勵制度獎勵表現出色的餐廳,令計劃可以持之以恒。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有『營』食肆」須在當眼處貼上「有『營』食肆」標貼,並在餐牌貼上「蔬果之選」或「三少之選」的標誌。而為確保品質,署方一向採取每年續領「有『營』食肆」資格制度,並會在續領資格前進行巡查,確保食肆遵守指引,過往兩年沒有食肆未能續領「有『營』食肆」資格。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