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園競艷 本土名花作主打

【本報訊】香港動植物公園內種有約千種植物,但本地與外來物種交雜,百多年來都無法突出代表性、具本土特色的名樹,長年遭人詬病。據了解,變身後的公園會以本港植物「當家作主」,成為芸芸植物中的主角,未來將種植更多以「香港」命名的花卉,例如香港猴歡喜、香港杜鵑等植物;又會設立古樹名木徑,讓遊客飽覽園內各棵古樹。植物專家指,公園在植物方面的角色長年不明顯,部分大樹的病害嚴重,促當局「唔好玩玩吓」,盡快落實改善措施。

開拓古樹徑供市民觀賞

現時動植物公園內的植物散亂,本地及外來品種的植物胡亂生長。為免「砍樹」受批評,據悉報告參考外國植物園的做法,在現有的植物旁邊栽種本土化的植物,但會同時讓存活的植物「享盡天命」。一眾以香港命名、與本港經濟或文化息息相關的特色花卉將成主角,例如香港遠志、香港茶等,市民屆時可在多個深具故事性的主題區域讀到植物代表的故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樹名木冊》的數字顯示,動植物公園內有廿四棵古樹名木,如槐樹、鐵刀木等,位置分散,日後開拓的古樹名木徑將讓市民跟隨指示行走,將各棵名樹盡收眼底。

促當局種植本地稀有樹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植物園大多分為兩類,一為測試植物物種,作馴化、利用;第二為保育及教育。他批評動植物公園在以上兩方面的角色都不明顯,建議政府勿只為包裝,「散收收」地栽種各類植物,反而應種植本地稀有樹木,例如經常被非法砍伐的土沉香等,「種喺公園入面有政府保護,種喺街上一定會畀不法之徒偷去賣。」蘇又指,曾發現園內的梭羅樹、陰香樹等被病毒感染,在兩至三星期內死亡,盼康文署認真改善樹木的種植環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