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天堂成歷史 官僚短視最不堪

香港由購物天堂淪為趕客之都,原因是多方面的,激進示威者發起連串暴力行動固然令旅客望港生畏,租金昂貴導致營商成本貴絕全球,同樣令人卻步不前。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全球排名第十三位,比上一次提升兩位,但價格競爭力只能排在一百二十七位,為旅遊業敲響警鐘。

全球旅遊業發展蓬勃,平均增長率連續幾年超過經濟增長,發達及發展中國家的旅遊業競爭力差距縮小,而東南亞則是旅遊業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根據上述報告,香港旅遊業優勢及劣勢並存,如道路及港口基建方面排第一,營商環境排第二,空運基建排第五,但價格競爭力排於全球倒數第十五位,慘不忍睹,文化遺產方面更是零分。顯而易見,價格高昂成為本港旅遊業的最大軟肋,這是香港在亞洲區排名落後於日本(全球第九位)及新加坡(全球第十一位)的主要原因。

香港過去價廉物美,有「購物天堂」美譽,主要得益於香港是自由港,進口貨品免稅,價格自是較其他地方便宜一大截。然而時移勢易,「物美」見仁見智,「價廉」則已成為過去式。這些年來,香港樓價不斷飆升,租金水漲船高,雙雙創出世界之最。日前有國際調查報告指出,香港摩天大樓的租金世界最貴,更高出全球居第二位紐約六成六,令人咋舌。租金比天高,推高了零售業的成本,加上其他地區貨幣貶值,導致香港貨品售價幾乎冠絕全球。以奢侈品為例,香港高出南韓、日本等鄰近地區兩成至四成,比原產地的歐洲地區甚至高五成,聰明的消費者當然知道如何選擇。所以說,近年香港零售業走下坡,奢侈品銷售跌幅最大,主要原因不是內地客消費模式轉變,而是價格高到離譜,根本下不了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零售業服務態度欠佳,針對內地客的「光復」行動不斷,港府向激進勢力低頭,在在傳達出香港不歡迎旅客的訊息,進一步為淵驅魚。不可不知,繼上海、廣東、福建、天津等地相繼建立自貿區後,中央為刺激內需,將下調部分進口貨品的關稅,使得香港與內地進口貨價格差距收窄,港貨漸失吸引力。假以時日,一旦內地進一步開放,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水客現象將自動消失。高端旅客已棄港而去,如果連購買日用消費品的低端旅客也過門不入,旅遊業何以為繼呢?

旅遊業危機重重,已是有目皆見,今次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再次發出警號。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港府不知反省,反而沾沾自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說甚麼香港「貨真價實,對內地客仍有吸引力」云云,這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數年前揚言香港會展旅遊業的成就「並非膚淺,無懼競爭」如出一轍。港府官僚麻木不仁,鼠目寸光,才是旅遊業的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