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輸後可創出新環境

這幾天看了很多悼念魯平的文章,因而勾起當年的點滴。八九年後,在恐「共」陰霾下,不少人將憂慮化成仇恨,愛國愛港陣營在街上也會被唾罵。在這種氣氛下,我們反而認為要走多一步,正面面對我們完全陌生的範疇——直選!

九一年,立法局第一次直選,我們處於絕對弱勢。當時陣營內也有批評聲音,認為我們根本不應參與英國政府的把戲,應該杯葛選舉。另一邊廂,當屆立法局選舉,是第一次亦是唯一一次採取「雙議席雙票制」。有朋友認為,這是為民主派度身訂造,建議不要出選。但這是百年首次直選,故我們決定參與。結果,在當年民主派的明星效應下,幾乎以聯票壟斷直選議席。我們幾乎全軍覆沒,縱然我的得票是全港第八,但仍未能進身議會!

雖然如此,但我們沒有灰心,仍堅持參與路線,就是希望將理念帶給社會,亦相信只要一步一步,總有改變空間。當時,若然我們採取消極策略,我們可以杯葛,可以發動支持者反對,但我們認為這是機會,讓市民了解我們、國家更多!

如果根據我們這個理念,泛民就政改「反共的人出不到閘」的說法太籠統,亦未臻完善。因為愛國愛港的人不是要「排他」,而是要「融和」。縱然有小部分頑固的人,但也要讓其他反對派了解多些,要盡力地證明反「共」無必要,因為改革開放後已有很多改變。只要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相信循序漸進地耕耘是會有收穫的,正如當年我們一樣!

還看今天,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可以在《基本法》框架實行普選。是很完美?未必!但只要一步一步行,總有改善空間。泛民總不能因為預期自己會輸又或者未能出閘而否決這一步。在大眾利益前,個人輸贏實在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