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出爐後,官員都盡力宣傳,除了是政府要打的一場硬仗,更會影響未來施政的執行,是以執政團隊莫不一一落場,規模和上屆政府「起錨」行動相似;當然,現距離立法會投票還有兩個月,在一天已是太長的政治現實下,任何事情都可能在這兩個月內發生。
平情而言,官員努力落區推銷政改,除了顯示執政團隊齊心一致外,更有借助民意的作用。官員落區接觸市民,傳媒又有相關的報道,當市民對政改並不抗拒的心態形成,自可製造民意支持政改通過。從這個層面看,縱然落區不能改變基本盤的投票意向,但卻可製造可變的投票空間,官員落力推銷政改,也就有其道理。所以除了政改三人組,其他問責官員也紛紛落區,即使是跟政改不相關的官員也紛紛粉墨登場。
然而,落區的官員也不是沒有負擔,一來他們並不是專責政改工作,在一些細節上難免未能掌握;二來他們不是專門負責政改,在落區時難免未能完全投入角色,特別是政改這一敏感話題所遇到的挑戰更形凸顯。
在上屆政府的「起錨」行動中,我們已見到不少年輕人對政改的不滿,可是政府的取態是行一步看一步,通過了上次的政改方案再算,以致錯誤評估形勢。上屆坊間已有將「起錨」改成「超錯」的行為,官員落區時又被質疑不知粟米斑腩飯多少錢一碟,暗喻的是官員不諳民間疾苦,也引伸對政改的不滿。由於政府政策是以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態度來執行,今次的政改所遇到的困難和壓力,其實是累積了上屆政府以來的種種不滿,當政改提供了宣洩的缺口,民情的兩極反彈自然而生。官員在這趟落區行動上,不時遇到不禮貌對待,已是在定義上必然發生,官員平日要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也要面對潛在的不友善指摘,政改這個燙手山芋並不是容易接,官員的忍耐能力也備受考驗。
這對一些專業官員來說,也不是一件簡單的差事,特別是要專業界別的官員放下身段,這更是一個大挑戰。上個星期食衞局局長高永文醫生的落區表現,正正是這個專業界別的一個寫照。
高局長的專業知識豐富,在之前種種有關醫療、食品衞生的問題處理上,高局長都可以用一個專業的角度處理,儘管不可能每件事情的處理都盡如人意,但大體上還是受到市民欣賞的,所以高局長也有「民望高」的戲稱。可是,專業官員在處理其專業範圍上可以有稱職的表現,這是建基於其專於專業的做法,而大眾也相信其專業判斷。但在日益政治化的香港,專業官員已不可能單以專業認知在其範疇內行事,反之要具相當政治手腕,且更會涉及和其不相關的課題,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差事。
還有一個更令人感慨的是,專業人士普遍有「專業傲慢」的情況,即專業人士本着其所知所信,去作出專業研判時,往往和大眾的主觀感受不一樣。專業人士習慣了這種專業風格,當一旦要放軟身段,去接觸廣大市民時,往往有不知所從之感,而當遇到挑戰專業知識時,本能似的專業傲慢便會發作。筆者不是批評高局長的表現,而是指出要專業人士進行和其專業相距很大的工作時,所需的技巧完全不一樣,而對專業人士的要求更可能是要放下身段,甚至是以給人打了左臉後、再打右臉的態度來面對。總而言之,現在當官的絕不輕鬆。
這個事件的含意很深。未來有志當公職的人士,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放在面前的戰場已非簡單的專業判斷,而是更多的政治表態和放下身段。這已和從前吸納專業精英服務社會的概念不一樣,未來是福是禍不易猜測,但大勢如此也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