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鼓勵創新與依法管理

近期廣州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門聯合執法,對Uber公司辦公室進行了執法檢查,並暫扣了手機終端等物品。雖然相關人員表示這是打擊非法車輛經營活動的一部分,並非特別針對Uber,但依然引起了互聯網上一片嘩然,被認為是政府為保持的士行業壟斷地位而置民意於不顧。

繼「打車軟件」之後,Uber、易到用車、神州專車、一號專車、滴滴專車等等「叫車軟件」再一次掀起移動互聯網技術改變生活方式的狂潮。通過下載這些手機工具,內地乘客無論身處上下班高峰期的市中心,還是凌晨兩三點的機場,都能方便快捷地找到專車接送自己或他人前往目的地。網上結算而毋須現金繳付車資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乘客出行的財物安全。專車公司各種補貼和優惠更產生強大的市場吸引力。

筆者於五一假期間在內地省會城市體驗了其中一款叫車軟件,不僅享受到Passat新車及專職司機的接機服務,且優惠後的車資只相當於乘坐的士的三分之二。司機坦言自己是因為專車公司待遇優厚、工作壓力較小,所以從的士公司跳槽過來。專車公司對的士行業經營業績和人員流動的衝擊可見一斑。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訂「互聯網+」的概念,針對的士保有量與居民數量嚴重不匹配產生的矛盾,專車或許是「互聯網+交通」的一種創新。管控難度增加固然是政府作為管理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既鼓勵創新又實現法治,或許需要更多智慧和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