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京港精英之思維差異

在佔領運動發生時,媒體常用一個詞「攤牌」,指的自然是北京與香港泛民。佔領結束,許多人以為攤完牌了,事實上到了立法會就新政改方案投票時,那才是決戰攤牌。這是當下許多人看到了。不過,是否投完票,攤牌就結束了呢?多數人未看得這麼遠。

有種聲音說,等到表決否決完,泛民應該和中央修補關係,以免愈走愈激,走到你死我活對抗的不歸路;而北京為了香港政局穩定也需要和泛民修補關係,尤其是與溫和的泛民。不過這可能是事情的一面,尤其是出於一種良好的願望。

而事實則可能是,北京與泛民的仇就結大了。○三年二十三條立法觸礁,泛民雖發動大遊行,但始終過不了是因為田北俊倒戈。那次,北京作了讓步,但結果換來泛民愈來愈不合作。相信,否決之後必然導致北京鷹派抬頭,在國家安全前提下,「整治」不會令人奇怪。

三禪以為,除了「反共反中」的意識形態問題,北京精英與香港精英由於生活經歷不一樣,施政意識也有根本的思維差異。實際上這一點,港府官員如林鄭、譚志源,也與北京有很大距離。簡單說,香港精英是「民主第一」,而北京精英則是「吃飯第一」,或者說是「發展第一」。

北京的精英,當朝的這一代,大都經歷過文革,下過鄉、當過知青,因此對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有切膚的體驗。而香港的精英基本是隨着香港起飛而成長。近三個月的佔中,許多人原擔心香港一蹶不振,誰料如今股市直奔三萬點,個別人雖然對未來仍憂心忡忡,但是白天醒來又自嘲「狼來了」。也許,大家試圖從這個角度想政改,或能更理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