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歷史傷痛不彌 中日冰雪難融

萬隆會議六十周年亞非峰會日前在印尼雅加達落幕,這次會議主題雖然為「加強南南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繁榮」,但最吸引各方眼球的可能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晤,以及安倍在峰會演講中對日本「二戰歷史」的表述。

欺騙世人 逃避罪責

二戰期間東南亞各國曾飽受日軍的蹂躪,今年又逢二戰結束七十周年,日本領導人就歷史問題如何表態,不僅事關日本同亞洲鄰國的和解,也是國際社會判斷日本能否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試金石。但從這次「習安會」和安倍演講內容看來,日本首相不僅沒有對侵略歷史說聲道歉,也沒有對中日釣魚島爭端退讓妥協,令人質疑在反省二戰歷史和促進對華關係上,安倍乃心口不一、假心假意。

安倍在亞非峰會演講中,雖表達了對過去戰爭的「深刻反省」,卻隻字未提「道歉」和「侵略」。二○○五年萬隆會議五十周年時,時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也曾發表演講,當時小泉說,日本過去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損害和痛苦,並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十年之後,安倍站在同樣峰會講台上卻不進反退,僅籠統地用「繼承歷屆內閣的歷史認識」敷衍了事,拒絕為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道歉,刻意在演說中把重點放在日本所謂「對世界和平及未來的貢獻」,自我吹噓日本戰後七十年所謂「大積陰德」,試圖以此欺騙世人,否定侵略歷史、逃避侵略罪責。

安倍重新執政以來,在歪曲侵略歷史、破壞戰後秩序上一意孤行、變本加厲,參拜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衞權,重新調查慰安婦,不斷刺激中、韓等國的敏感神經,在軍國主義復辟道路上愈走愈遠。近年中日關係不斷惡化,根本原因就在於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一再越界,並拒絕正視二戰侵略歷史。

這次亞非峰會,習近平和安倍雖然實現了自去年北京OPEC會議後的第二次會晤,安倍也口頭上承諾將堅持繼承包括「村山談話」在內以往歷屆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聲稱這一立場不會改變,日本決心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安倍一無道歉誠意,二無軟化迹象,兩國分歧遠未冰消雪融。

以史為鑑 面向未來

眾所周知,歷史問題和釣魚島主權爭議是制約中日兩國關係的兩大障礙,要改善和發展雙邊關係,關鍵在於日方如何正確認識二戰侵略歷史,如何吸取這段歷史教訓,以避免戰爭悲劇重演。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次「習安會」中再次強調,歷史問題是事關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處理中日關係就是要嚴格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檔的精神,希望日方認真對待亞洲鄰國的關切,對外發出正視歷史的積極訊息,確保兩國關係沿着正確方向發展。此番講話表明,中方至今依然將「能否正視二戰歷史」視為改善中日關係的重要基礎,日方只有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軍國主義侵略歷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才有可能恢復睦鄰友好。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七十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七十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是繼續背着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一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這是中國外長王毅對日方的一番忠告。一個國家如果言而無信,不尊重歷史事實,不彌合歷史傷痛,何以取信於世界?

如今,中日關係已開始回暖,但能否柳暗花明,則將取決於安倍政府能否拿出誠意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