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業寒冬愁不盡 哪堪辱客助淒涼

一個阿珍倒下去,還有千萬個阿珍站起來。多年前惡導遊阿珍辱罵旅客事件轟動一時,旅遊業界及港府曾信誓旦旦加強監管,但事過境遷就不了了之,不良營商手法依然如故,強迫購物醜聞不絕如縷。昨日上演女導遊懷疑不滿旅客購物「不達標」、將多名團友的行李袋由車上掟到街上的瘋狂一幕,再次暴露購物團的問題,亦再次令旅遊業蒙羞。

案發地點在旅客購物熱點的土瓜灣,女導遊以普通話大罵「購物連包都不帶」,可見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購物團。許多所謂的旅行團以強迫購物為主,旅遊充其量只是點綴而已。事實上,來港旅遊成本不菲,如果團費低廉甚至零團費,旅客必須以購物來彌補團費的不足,而旅行社、導遊乃至旅遊巴司機通過旅客購物的回扣賺取收入,這早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如果旅客老老實實地購物,達到一定的購物量,導遊自然不會為難他們,但碰到部分旅客拒絕購物,造成整個團購物量不足,導遊勢必使出看家絕招,以包括恐嚇、辱罵、扣起旅遊證件在內的手段強迫旅客就範,爭拗衝突在所難免。

低價團或零團費必然劏客,由此衍生無窮亂象,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可悲的是,旅遊業為維護界內利益,對亂象長期採取容忍乃至默認的態度,所謂取締零團費、打擊強迫購物,全部淪為表面文章。劏客問題可以說是天天發生,業界不聞不問,能瞞則瞞,只有當紙包不住火時才會介入,可惜也是姿勢大於實際。阿珍事件爆發後,業界煞有介事地推出十招,包括一團一導遊、記分制等,但從辱客、打架、激死團友、將旅客趕出酒店、中途棄客等劣行接二連三觀之,有關規管措施從來沒有得到嚴格執行。阿珍本被裁定釘牌,最終改為停牌半年,不痛不癢。業界對違規者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是對劏客、辱客惡行的變相鼓勵。

旅遊業自己人查自己人,不願意擠破膿瘡,港府更樂得推卸責任。前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曾揚言將旅遊業納入立法規管,當局亦曾計劃成立專門部門統籌旅遊業,惟至今依然無影無蹤。現屆政府上台以來風雨不斷,施政寸步難行,去年處理佔中已是焦頭爛額,政改又成為今年的頭等大事,根本無暇他顧,旅遊業只能繼續亂下去。事實上,除了強迫購物,廣州傳媒亦點名批評本港某所謂免稅大藥房以不良手法經營,欺詐顧客,而這不過是冰山一角。

香港處於多事之秋,激進團體反水客行動已令旅遊業跌入寒冬,業界縱容劏客歪風,勢必進一步惡化內地人對香港的觀感,不管當局如何花費巨資推廣香港形象,都是徒勞無功。五一長假將至,酒店訂房量同比下降三成半,即使減價三成吸客都無濟於事,業界叫苦連天。正如惡導遊阿珍的名言:「這輩子不還,下輩子也要還。」業界再不自律,港府放任自流,旅遊業支柱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