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氣壓變化大 慎防「機艙症候群」

在飛行期間,由於壓力變化,對部分患者可能會構成影響。一一年,一名體重約三百磅的澳洲籍男遊客抵港後,在酒店浴室昏倒,送院後搶救不治,懷疑患上俗稱「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猝死。

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指,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以及有家族性「血稠」等乘客屬高危人士,若機艙座位較窄或乘搭長途機,容易令血液流動不順暢,繼而產生血塊導致血管栓塞。他建議乘客每半小時做腳部舒展運動,腳趾「篤地」打圈,或在機艙多走動。

「三個鐘飛機,不受控咁流眼水。」長期受鼻敏感困擾的鄭小姐近日赴台度假,在返港的機上突然不停流淚,她稱首次遇上此情況。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指,不排除因機艙氣壓改變及環境太乾,抽乾鼻膜和眼角膜的水分,或是座椅的致敏原誘發過敏所致。

至於飛機降落時出現耳痛,林稱情況普遍,由於降落期間,飛機由低壓區飛到高壓區,中耳受壓,耳咽管亦會收縮,當耳膜神經線受拉扯嚴重,可能會弄穿耳膜令其流血。林建議鼻敏感和感冒患者上機前,可服藥或噴鼻膜收縮劑「打底」,降落前不要睡覺,藉此讓耳咽管保持張開,此時可以咀嚼香口膠或飲汽水等保持吞嚥動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