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頻頻趕客 圖清淨得不償失

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水貨活動會不會收斂仍有待觀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此舉不僅損害香港自由港的形象,亦加深兩地居民的矛盾,本已走下坡的旅遊業及零售業更是雪上加霜。

「一周一行」對打擊水貨的效果受到不少質疑,不是沒有道理,內地水客也許因新措施而銷聲匿迹,但香港水客必取而代之。事實上,就在港府苦口婆心呼籲市民不要做水客之際,網上已有人以日薪六百元聘請港人走水貨,標明工時不多,彈性十足,對低收入及失業人士吸引力之大,不言而喻。雖然港府高調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打擊水貨客措施,其實在香港,做水客並不違法,除非有人攜帶違禁品或超過兩罐奶粉,又或者水貨倉庫違反地契,否則港府出師無名,根本無法杜絕水貨活動。

說到底,走水貨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在香港已有長期歷史,更被視為基層市民的謀生手段,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正如有人笑言,香港人的血液裏有水客的基因,只要有利可圖,水貨活動就會繼續存在,港府打擊水貨純屬擺姿態,最有效的方法是內地嚴格把關,嚴厲執法,而這將大大增加深圳海關的工作量,正常旅客過關也會受到影響。內地海關過去對港人攜貨入境往往採取隻眼開隻眼閉的態度,檢控個案不多,一旦嚴格依法行事,通關效率勢必受到影響。改革開放前,深圳海關對香港人入境檢查極為嚴格,往往連鞋子都要脫下來查,過一次關需數小時甚至整天,難道香港人希望歷史重演嗎?

出入境方面的麻煩還是小事,損害香港自由港形象才是大問題。自由市場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香港已連續二十多年獲得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的桂冠,但近年因為中港矛盾惡化,從「限奶令」到「限樓令」,再到「限行令」,經濟自由度大打折扣,自由港的大門雖未完全關上,但已是半閉。在地球村時代,經濟開放是主流,連過去閉關自守的內地也逐漸打開國門,反而香港不斷開倒車,叫人情何以堪。一味以行政措施來限制旅客,不僅反映港人失去自信,亦顯示香港制度失去活力。

「一周一行」的最大副作用,是放大香港「不歡迎內地人」的訊息,令兩地關係跌入谷底。內地有人調侃,不如將「每周一行」改為「每月一行」,變成「例假」,其不滿和憤怒可見一斑。近日香港旅遊業及零售業概念股逆市重挫,香港還被國際網站選舉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最不友善城市」,都是警號。最令人不安的是,香港關門逐客,而其他地方則紛紛向中國客招手,譬如南韓及日本近日都在爭取擴大與中國的旅客互訪,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旅遊業還有競爭力嗎?

有理未必能走遍天下,但有錢絕對不愁沒地方消費。「一周一行」為淵驅魚,損失的只是香港,就算旅發局如何推廣宣傳,也是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