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學術造假與道德教育

內地「學術造假」見多不怪。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施密德特曾批評,中國現代教育是人類史上最大笑話,「他們以為社會對出類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課程多、老師多、學生多、校舍多」。看來,應該加多一條:造假多!

最近,美國知名學術出版機構BMC撤銷了四十三篇偽造同行評審的學術論文,其中四十一篇出自中國作者之手,換言之,佔了百分之九十五點三五。

事實上,內地的學術造假已名聞八方,如此高的造假比例亦非第一次。譬如○九年國際《晶體學學報》稱,他們發現來自中國「井岡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七年發表於該雜誌上的七十篇論文存在造假現象。

看官只要打「學術造假」在搜尋器上一按,有關天朝造假的資訊逾六十萬條,涉及面之廣、涉及人之多,確令人嘆為觀止。論者指國內研究人員造假的原因,甚具中國特色,即評職稱,有了職稱,則可以獲得晉級、增加工資和獎金,並能夠獲得巨額研究經費。

這樣,便造成了「倒果為因」的效果:教師不以教學為主要評價標準,而是以其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多少論文為標準;醫生並非以其醫術高明、治好多少病人為標準,而以發表了多少論文在核心期刊上為標準。為了達到「利己」目的,不造假難以得到資金和工作的保證。

學術造假涉及研究人員的自身修養和誠信,看來,內地大學就是缺乏哈佛大學的道德教育課。哈佛大學的道德教育課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只追求成敗結果,心中更應具備道德原則,凡事即使結果再誘人,違背良心、違背愛的準則絕不要做。

內地的高等教育,要在制度、監管、懲處上作出改革,再輔以道德教育,或許有望扭轉此種學術造假之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