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面對內外挑戰接踵而來,涉及管治、經濟與民生等各方面,考驗執政人民行動黨的應變能力,尤其是年輕一代星洲人,希望政府減少對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打壓。
現任總理李顯龍子承父業,期望明年能領導執政黨打贏選戰,延續政壇的影響力。不過,癌病纏身的李顯龍在黨內面臨接班的壓力,而反對黨近年的聲勢亦不斷上升。二○一一年,執政黨在選舉中的得票率大幅下滑,僅得六成,警鐘已響。
李光耀一手確立的威權體制,在反對黨及年輕人之中愈益受到惡評。建國之初推行的「集選區制度」,在國會議席改選中,把全國分為十五個大選區,每區擁四至六席(另有十二個細選區各有一席),選舉採勝者全取制,對人民行動黨有利,並像香港般按比例分配,即使反對黨在區內取得接近五成選票,最終還是「可望而不可即」。
現行制度不利小黨派,只對長期執政並有業績可示人的執政大黨有利,故要求改革的呼聲不斷增強。不過反對派眾多,除了工人黨較具挑戰實力之外,其他幾個小黨互相競爭,未能形成團結陣線,易為執政黨各個擊破。
反對黨的影響力在擴大之中,但短期之內,要贏取更多議席並非易事。預料執政黨可挾李光耀的餘威,在中老齡兩代之中有強大支持力。至於能否吸納年輕一代精英,在經濟及民生領域有所突破,將關乎明年選舉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