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款高達一千四百一十五億元的第三條跑道,是歷來最高昂的基建工程費用,關乎香港長遠發展,故需要正面面對以及深入討論。亦由於涉及巨款,政府對於不同的建議、批評甚至反對都要虛心聆聽,不能以一錘定音之勢,忽略善意之提點。
就正如開放「空域」問題,有一直關注問題的論者以廣州白雲機場為例,指由於珠三角空域的問題,就算建了新跑道,航班處理量每日只增加十班。因此,如果香港的空域問題沒有確實解決,對興建三跑始終存在極大爭議。這是合理的疑問!
另一個大眾關心的是融資問題。現時所知,機管局的融資方向有幾方面,包括舉債、停止向政府派息、向旅客收取費用以及增加航空公司建設費。當然,在今天的政治氣氛下,這是「困難局面」中的抉擇,以免在立法會被「拉」倒。但舉債比例如何?會否影響機場日後的管理權?會否出現負債危機?而且,在建築成本最高的時期進行多項大型基建,真的合適嗎?本地勞動力是否足夠?抑或又想借機輸入外勞?這統統需要深入細緻討論。
政府指,三跑是因應「飽和」的問題,故要配合未來發展。然而,單單一條三跑,就能解決長遠問題?有沒有其他配套?除了航機裝卸設置,以至於周邊地區的勞動人口,是否足以配合三跑所增加的航班及人流呢?如果真是要長遠發展,為何不是以宏觀的發展角度入手,而是單單建一條三跑。
記得當年啟德機場面對長遠發展問題,應對的是極大規模的玫瑰園計劃,涉及的除了是新機場,還有整個東涌新市鎮、陸路貫穿大嶼山及市區的青馬大橋、青嶼幹線……今天的三跑,是否都能解決整體的長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