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石亂投遏樓市 奈何有招似無招

千呼萬喚之下,金管局終於再度出招遏抑樓市,可惜有招不如無招,三項所謂逆周期措施予人的感覺是藥石亂投,不僅無助打擊炒風,反而影響真正用家,隨時得不償失,弄巧成拙。

一如既往,金管局的所謂逆周期措施,無非又是在按揭方面打主意,包括七百萬元或以下自用物業最高按揭成數一律降至六成、第二套物業按揭供款及入息比率上限由五成降至四成、非自用住宅及工商物業按揭供款及入息比率上限由五成降至四成。這已是金管局○九年以來的第七度出招,能否遏抑炒風尚是未知之數,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措施必然會「殺錯良民」,令無殼蝸牛更難上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承認,相關措施無可避免影響部分用家及首次置業人士,但金管局職責所在,不可不保障金融體系及銀行穩定云云。

事實上,樓市已陷入一種怪圈,當局愈是出招,樓價愈是上升,彷彿老鼠戲貓一樣,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尤其是最近,細價樓掀起一片炒風,連帶居屋及公屋亦屢創新高,加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遏抑樓價方面交白卷,更是令樓市火上添油。在這種情況下,金管局再度出招乃意料中事,樓價畢竟已升至瘋癲的地步,不容當局繼續袖手旁觀,問題是,之前的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等所謂「辣招」尚且如泥牛入海,今次措施有如隔靴搔癢,到底有多大成效,實在令人懷疑。

很明顯,面對長升長有的樓市,當局黔驢技窮,除了推出一些花招虛應故事之外,根本沒有甚麼良方妙藥。更何況,任何遏抑樓市的措施都是雙刃劍,縱使可以令樓市暫時降溫,同時也會影響真正用家,下手太重不行,下手太輕又無效,如何衡量利弊,拿捏尺度,成為關鍵所在,而這正是當局進退兩難之處。就以今次措施來說,主要針對細價樓,而細價樓恰恰以用家為主,令人搞不清當局到底是想打擊炒風,還是想阻止無殼蝸牛上車。正如古人所說,「舉措不當,眾民不能成。」港府病急亂投醫,只能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遏抑炒風,反而令市場認為當局已無計可施,炒風只會更加熾熱,更加失控。

歸根究柢,樓市問題源於供求失衡,當局無法大量增加供應,不管如何出招,如何加辣,甚至別出心裁推出所謂居屋補價貸款計劃,終是徒勞無功。當然,港府不是不知道問題所在,也不是不想辦法建屋安民,奈何受阻於政治因素,空有拓土建屋的宏圖大計,也是寸步難行。最諷刺的是,部分政客一方面大聲疾呼要求增加房屋供應,一方面為反對而反對,連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亦百般阻撓,簡直不可理喻。所以說,房屋問題不僅是民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

「無招勝有招」,是學武的最高境界。港府頻頻出招,樓價反而一浪高於一浪,證明這些招數根本無濟於事,與其添煩添亂,不如靜觀其變。美國即將進入加息周期,這也許才是令本港樓市降溫的良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