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個月的第二輪《行政長官普選辦法諮詢文件》公眾諮詢,將於下周六完結。雖然政改諮詢未完,但大概可總結出社會有三大質疑。當局應當逐一研究並盡快回應這些質疑以正視聽,勿讓質疑繼續誤導大眾。
第一個質疑,是所謂「袋住先」等於日後永遠不會修改特首普選辦法。民主發展是要平衡和兼顧社會各階層和界別而循序漸進的。何謂循序漸進?就是先行踏出第一步,獲取經驗和確保社會穩定後,然後因應社會發展的步伐和形勢,再踏步向前推進,或者作出更大的跨躍。恰如西方的民主大國,發展民主皆非一蹴而就。試問泛民主派人士要求中央及特區政府一步到位,這怎麼可能?萬一有任何閃失,隨時一失足成千古恨,變成禍國殃民,到時香港危矣,港人悲哉!
第二個質疑,是指摘提名委員會不具代表性。其實,建制人士已多番強調提名委員不僅具有代表性,更重要一點是可以防止政黨化和民粹主義。政改諮詢是讓公眾給予意見如何優化提名委員會,令它變得更具代表性和公平性,惟泛民主派咄咄逼人,不停地攻擊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和法律地位。
第三個質疑,是斥責特首選舉有篩選。在此我要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明白其他西方民主大國的選舉制度。美國的兩大政黨民主黨、共和黨,和其他少數黨派如茶黨等,都有黨內選舉以選出其候選人,代表該黨參選總統,最後才交由全國選民選出心儀人選。這一過程定為初選,難道大家會質疑他們的制度不民主?香港特首選舉先由提委會作出篩選,以選出特首候選人,之後才交由全港選民投票,這個過程同樣是有初選,那為何反遭質疑不民主呢?可謂莫名其妙,怪哉!哀哉!
此外,有些人又質疑一七年如果選不出特首,就會出現政權真空的危機。我請大家放心,就我理解特區政府的高官,只有特首是有任期限制,其他司局長則沒有。萬一出現政權真空期,司局長是可以署任特首一職,繼續為香港履行職責的。正如當特首外訪或休假的時候,通常會由政務司司長作為署理特首,若果連政務司司長也外訪或休假,則交由財政司司長署理。政府向來有機制根據官位職級和年資長短的司局長署理特首,所以根本毋須擔心出現政權真空的問題。
我必須指出一點,世上沒有兩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完全相同的,亦不應硬搬其他國家的制度來作為香港的選舉制度。從法律觀點出發,香港的政制發展必須基於《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而產生。更何況香港的政治制度必須要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體現。人大常委會已經為特區普選定下框架,大家不應該節外生枝走冤枉路。大家應該以務實的態度,制訂一個最適合香港社會及國際政治形勢的普選辦法,向前邁進,才符合香港最根本的利益。
雖然中英聯合聲明沒有對普選特首定下規範,中央政府還是承諾給予香港特區和香港人普選特首的權利,這是充分證明中央政府對香港和港人的信任。但是,今天香港對中央的支持,說得粗俗一些是不領情。而且,擁有立法投票權力的泛民議員,更與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對着幹。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眼見當前的政治環境,深感惋惜和憂慮。我呼籲泛民主派做事要留有餘地,請慎思過剛則斷的道理。羊年伊始,寄望溫馴的綿羊,能夠化除去年佔領行動令社會產生的戾氣。我亦要重申一點,普選沒分真假,只要一人一票選舉特首就是普選。盼望泛民主派的立法會議員,能夠以大局為重,讓香港在一七年實現普選特首,令他們成為真正的民主鬥士,並真心真意為大眾市民做事,推動香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