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預算變失算 何堪重彈狼來了

新年過後,即將出爐的財政預算案成為焦點,在庫房嚴重水浸的情況下,社會要求還富於民的呼聲此起彼落,預算案是龍是蛇,是甜是苦,將成為港府能否回應民意的試金石。

儘管本財政年度仍未結束,但由於各項收入超乎理想,各界普遍預期財政盈餘可能多達六、七百億元,遠遠高於去年預算案預測的九十一億元盈餘。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承認,今年及未來數年均會有盈餘,惟預期十年後將會出現赤字,現在需要作好準備,調節支出,穩定收入;他並強調未來一年挑戰大,國際經濟環境波動,對本港有相當影響云云。一言以蔽之,曾俊華自彈自唱,無非又是「審慎理財、量入為出」那一套陳腔濫調。

誠然,作為港府大掌櫃,曾俊華審慎理財,着眼將來,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必須的,問題是,他年年估錯數,預測一年的收支尚且離題萬丈,又如何能夠預知十年後的財政狀況呢?憑甚麼斷定到時會出現赤字呢?去年他警告最快七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財赤,如今又說十年後會出現赤字,到底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

眾所周知,高估支出,低估收入,已成為曾俊華的理財慣技,尤其是每年發表預算案前,他都會高喊「狼來了」,先降低市民的期望,然後再派點糖博掌聲,年年如是,見怪不怪。其實,別說他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即使十年後真的出現赤字,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港府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府之一,不計外匯儲備,財政儲備就有近八千億元之多,加上六千多億元外匯基金的累積盈餘,可以說是窮得只剩下錢,擁有如此豐厚的家底,卻擔心十年後可能出現「財赤」,這不是杞人憂天嗎?難怪有人說他患了「焦慮症」,否則不會年年「狼來了」。

事實上,只有無能官員才會認為財政儲備愈多愈好,只有守財奴才會守着金山銀山而一毛不拔。無可否認,隨着人口日益老化,公共開支將會不斷增加,當局確實需要未雨綢繆,積穀防饑,但這決不是拒絕還富於民的理由。正如我們之前指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開倉派糖,是天經地義的事,尤其是如今樓價高企,生活逼人,為中下階層紓困,更是當局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一次性的派糖充其量只能甜甜嘴巴,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財政司司長的職責是善用儲備發展經濟,謀劃長遠,可惜曾俊華除了不斷以「財赤」恐嚇市民之外,從來沒有為長遠發展提出甚麼良方妙策。去年他拋出「未來基金」的構想,到底有何新意,進展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古人說,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香港深層次矛盾愈演愈烈,社會躁動不安,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貧富懸殊,官富民貧,所以,開倉濟貧,還富於民,既是化解民怨的需要,亦是港府自我救贖之道,預算案做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