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國恥論」欠深層次分析

中國人不敢買中國奶粉,是代表了在食品生產出現問題,有必要作出改善。然而,若將此說成「國恥」,則無疑是將問題情緒化、政治化,是膚淺地去分析問題。

就短期而言,內地人的消費確實對香港居民帶來生活上的影響,尤其是新界西及新界北的居民。這關乎接待能力的評估、關乎零售業的發展規模,統統需要即時作出改善,例如對水貨客之管制、對環境衞生的巡查以及對社區秩序的維持,政府都要向居民展現解決問題的決心,而不是避而不談,任由前線受罪,成為出氣袋。

至於長遠的最大問題,反而不是「大陸人不吃中國奶粉」,而是香港人只吃一、兩隻美國奶粉。因為,就算有沒有內地人的搶購,我們同樣要面對供應短缺的問題,仍然要有一個風險評估。難保有朝一日,當美國的貨源供應出現問題時,我們如何處理呢?這個問題,對於依靠進口食物的香港,始終要有一套長遠政策解決!在這個凡事政治化的環境之下,很多人將「自給自足」無限上綱,認為含港獨之意。這根本是唯恐天下不亂之想法。自給自足非但沒有任何脫離之意,相反,自給自足之政策促進多元產業,更令社會更加平穩,管治更加順暢。如果政府有心團結大多數,就應該主動成為食品生產的主導及牽頭人,不要將這個重大政策被標籤、被政治化。

政府要明白,我們提出要振興農業及加強本地食物生產,並不是只針對內地的食品。事實上,世界各地的「危險」食物都是我們需要防範的。例如美國的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出產的食品及農產物,涉及基因改造及殺蟲劑,對農產品的質素、食用者的身體、生態環境已造成災難性、無可挽回的影響。在全球化之下,有問題必須要用宏觀的眼光去分析、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