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國民黨三不主義

兩岸對峙冷戰時期,國民黨作為長期的執政黨,對大陸採取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現在兩岸和解,一笑泯恩仇,化解了三不政策。

國民黨失去了政權,下台又上台,歷經刺骨寒風,重回執政舞台後,近年來卻失去了風發意氣。一場地方選舉的敗選,讓國民黨垂頭喪氣,如鬥敗的公雞,沒有了鬥志,面對二○一六年大選,黨內精英同志對於是否代表黨披戰袍個個怯戰,又舉起了「新三不」,這三不擋箭牌即是:不表態、不談、不選。藍營內瀰漫着失敗主義,未戰先衰,讓人擔心江山提前拱手讓人。

這一連串的頓挫,原因也來自台北市長柯文哲。柯文哲檢視前朝的施政作為起了蝴蝶效應,其他綠營執政的縣市群起而效之,結果檢驗過度,也就成了清算,讓藍營惴惴不安,甚至連台北市的兩位前任市長馬英九、郝龍斌任內的施政作為是否有不合理之處,亦被一一檢視,令藍營大將個個岌岌可危。現在,連國民黨內最有企圖心的吳敦義都突然不選,箇中必有內情。

造成黨內個個怯戰的重要原因,還在於快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勝選機會沒人看好,沒有人願當炮灰。藍營基層對中央無人投入選舉深感焦慮,藍色的憂鬱已被焦慮所取代,因此力拱朱立倫黨主席出來競選,因朱今年僅五十三歲,如他肯站出來,堪稱國民黨達致世代交替。然而,朱立倫已表態無此意願。

國民黨倘若找不到合適的總統候選人,到時立委選舉也勢將崩盤。有人建議,國民黨可以找黨外傭兵出征,但如果淪落到此地步,實在是百年老店的最大悲哀,支持者哀莫大於心死矣。

國民黨政治人物應該少些政治算計,勇於政治承擔,國民黨才能再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