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掃描速製矯形石膏

脊柱側彎、扁平足及患肌肉萎縮症病人,製造貼身矯形石膏模時,要受壓受熱半小時以上,或致呼吸困難,又要經過套模、修正及取模等繁複過程,精確度存偏差。公立醫院引入3D電腦掃描生產技術,取代傳統石膏取模方法,製作時間縮短近半,精確度提升一成,亦免卻病人不適。義肢矯形師指出,新技術只適用於三成腳疾個案,要製作弧度較大的腳托及義肢,仍要依賴石膏套模。

本港約百分之二至三青少年患脊柱側彎,通常約十歲發育時期發病,要配帶矯形背架,以免情況惡化影響心肺功能。九龍中聯網義肢及矯形服務聯網經理鍾嘉維表示,每年有一千八百宗脊柱側彎個案,如使用傳統石膏取模方法,需兩名矯形師負責評估、倒模及取模,需時卅至四十五分鐘,「有病人會覺得好熱,唞唔到氣」。加上石膏模重三十磅,搬運時或會受傷。

電腦輔助減修改次數

他說,引入3D電腦掃描技術(Cad Cam),可在病人上肢全方位掃描一分鐘,將脊柱彎曲幅度數據,直接傳遞至生產機器,簡化程序,亦令矯形精確度由三成提升至四成。根據發育速度,患者每年需再按彎曲情況更換新背架,有電腦輔助則能減低修改次數。

弧度大仍需傳統方法

此外,九龍中聯網每年處理六千宗扁平足及足底筋膜炎矯形個案。鍾嘉維說,患者過往需保存腳形石膏模作覆診用途,電腦化使資料更易保存,惟七成個案因腳托或義肢弧度過大,受技術所限,仍要以傳統石膏取模。

鍾嘉維解釋,肌肉萎縮症及大腦麻痺症的患者,需坐在模擬器上,以「抽空」方法套取身形。傳統方式是以石膏套於坐姿模擬器上,而非直接套在病人身上。改以掃描器取模,製作時間由以往五小時縮短至兩小時多。目前九龍中、新界東及新界西聯網已引入耗資約一百八十萬元的3D電腦掃描系統製作背架,病人一般可於三至四周內取得背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