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房水浸反減甜 本末倒置徒添怨

今個財政年度還沒結束,港府具體收支未到埋單計數的時候,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財政盈餘將遠遠超過預期。然而,面對庫房水浸,當局不僅無意還富於民,反而計劃延續去年的「減甜」政策,在即將發表的預算案中進一步削減各項派糖措施,令人莫名其妙。

由於多項政府收入均高於預期,加上原本用作推行醫保的五百億元開支將有四百億元回撥庫房,預料今明兩個財政年度均會錄得可觀盈餘。早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承認未來三年「年年有餘」,而會計界亦普遍預期今個財政年度將錄得超過六百億元盈餘,遠高於去年預算案估計的九十一億元。既然多了這筆「意外之財」,正常的做法應是還富於民,雨露均霑,可惜,在港府守財奴式的理財哲學之下,人們的期望恐怕又要落空。

消息指出,儘管預算案仍會繼續推出一次性的紓困措施,並會提高子女免稅額,但四項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措施包括寬免薪俸稅、寬免差餉、綜援及生果金「出雙糧」、以及公屋免租等,可能全部面臨「縮水」,其中公屋免租更極可能全面取消。

當局「減甜」的理據是,既然經濟好、失業率低,就不宜延續只應在經濟差時推行的各項紓困措施;而且公屋本身已是一項福利,免租即等同雙重福利,而經濟條件最差的綜援公屋租戶根本毋須交租,免租對他們的生活毫無幫助,只會益了並非最有需要的非綜援戶甚至富戶。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好鋼用在刀刃上,公共資源應用來幫助最有需要的市民,道理人人都懂,問題是,在庫房水浸的情況下,港府既削減一次性派糖措施,又沒有長遠的扶貧紓困策略,一味做守財奴,這又有甚麼意義呢?市民要求加碼派糖,當局卻反其道而行,這不是與民為敵嗎?

眾所周知,曾俊華一向喜歡玩「狼來了」的把戲,一方面大幅減低政府預期收入,另一方面大幅增加「開支」,造成赤字或只有輕微盈餘的假象,導致年年估錯數,而且愈錯愈離譜。對此,曾俊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美其名曰「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甚至不斷以七年後可能出現結構性財赤恐嚇市民,可謂咄咄怪事。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公帑必須用得其所,不該用的固然不能亂用,該用的就要大膽用,只有無能的官員才會強調儲備愈多愈好。事實上,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開倉派糖,乃天經地義的事,況且如今官富民貧,港府守着金山銀山而一毛不拔,只能令人反感,加劇社會矛盾。再說,從長遠及整體角度看,扶貧紓困其實就是一種社會投資,今天的支出換來明天的回報,相反,守着儲備而不懂投資,終有坐吃山崩的一天,這才是最大的危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做人如是,執政亦如是。香港貧富懸殊不斷惡化,深層次矛盾愈演愈烈,管治危機日甚一日,說到底正是因為港府不懂得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