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愈來愈多不孕夫婦希望透過輔助生育科技生兒育女,惟過往一般認為俗稱「試管嬰兒」的體外人工受孕(IVF)會增加嬰兒早產及夭折機會,不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由一九八八年至二○○七年共九萬二千宗的IVF個案後,發現隨着技術的轉變,試管嬰兒的早產率及死亡率已大幅下降。
該九萬多名IVF嬰兒分別來自丹麥、芬蘭、挪威及瑞典等北歐國家,包括六萬多宗單胎及近三萬宗雙胞胎,並與近四十八萬宗自然成孕的嬰兒資料作比較。結果發現,於過去二十年,經人工受孕出生的嬰兒,出現體重偏輕或過輕的機會(即少於五點五磅及三點三磅),亦持續下降;出生後首年夭折的風險也顯著減少。專家相信這是由於醫學界逐步調校IVF療程,限制每個周期只放一個胚胎到女性體內,加上技術進步所致。
專家解釋,IVF需要先從女性體內抽出卵子,於體外與精子結合並培養成胚胎,再放回女性體內;若每次放入超過一個胚胎,孕婦有較大機會誕下多胞胎,這會增加風險。據統計,五成雙胞胎及九成三胞胎均會早產或出生時體重過輕,他們於出生後一星期夭折的風險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