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房策落藥要夠準

香港剛剛成為世界之冠,但絕不值得高興!因為,我們冠絕全球的,是成為最難置業的地方,這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

對於這個困局的形成,相信港人都心裏有數!由「八萬五」消失後,曾蔭權年代那七年,整整七年完全放棄了長遠的房屋策略,猶如任由地產商控制供應的主導。在高地價政策之下,又缺少小型單位及細價樓的供應,而上屆政府又繼續停售居屋作配合……整個樓市在這個背景之下陷入了瘋狂狀態。瘋狂至極的情況,已蔓延至公屋單位,最新的公屋樓王已達致超過四百萬、一呎逾萬元的地步。

因此,政府本年施政報告的方針,是以增加供應量作調整,這個方向是溫和且正確的。但問題是,在細節上必須從長計議,以免好心做壞事,步「白居二」的後塵,壓抑樓價不成,反而在不知不覺間推高了樓市。

當中最需要作出調整的是「綠置居」的計劃。對於有質疑指,讓公屋住戶享有「多年租住津貼」以及「低價購買居屋」是「雙重優惠」,這一點暫且不作深入討論,因為有公屋居民遷出,在實際上總算令流轉作用得以運作,而且,讓公屋居民以「超低價」購買指定的居屋,在需求上是作出了紓緩,對整體樓價亦沒有刺激。不過,購買綠置居後的條款,卻值得高度關注。

很多人已提疑問:「綠置居」會否成為新樓王?會否成為轉售圖利的工具?因此,對於綠置居的限售期、限售價、限售對象等條款,政府在推出前必須做好研究,避免因急就章而做錯決定。事實上,在房屋問題上,現屆政府要收拾荒廢了七年的「爛攤子」確實困難,所以在推行每一步之前,都必須聽更多、更廣泛、更「唔啱聽」的意見,例如租管,才能將政策調整至最合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