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施政報告評分新低的原罪

上個星期是梁特首任內的第三份施政報告宣讀的日子,施政報告是政府來年施政的重點發布,理應受到市民大眾重視,因為所載的都會是影響香港未來的政策。然而,施政報告近年已變質,在政治現實下,人們會更重視短期政策成效,例如人們對房屋問題不滿,希望見到快捷的特效藥,但對於一些王道方法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論成效 就是不對

在這種氛圍底下,施政報告的重要性也愈來愈低,不是說施政報告不重要,又或是特區政府沒有決心解決問題,而是每年施政報告都會被譏為沒有新意,人們也慢慢的不再注重施政報告。這個情況並非在本屆政府開始,而是在上屆政府已有,只是這個情況愈發嚴重而已,人們要求的是朝夕間的成效。

平情而言,施政報告在房屋課題上有了不少的着墨,而且新的點子還不少,例如以綠表先導計劃方式,讓可以獲配公屋人士選擇置業;而在補充勞工計劃上也有改動。姑勿論這些建議成效如何,但也見到政府意識到問題所在,也願意作出政策改動,只是這些政策是否到位卻又是另一問題,坊間的反應並非一面倒的正面,可見問題的多樣性。

在這樣的大格局下,無論政府做了甚麼的政策改動,無論政府做了怎樣的長遠規劃,只要當下沒有將問題消滅,政府就是不對,是以施政報告只有不滿的份兒,原因是社會問題不是一紙行政措施便可解決!以前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分在不同的時間宣讀,施政報告在十月公布,而財政預算案在二月宣讀,兩者相差幾近半年。需知道香港政經狀況轉變得很快,半年間的改變可以天翻地覆,施政報告中的重點可以和財政預算案的要點不同,彼此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問題是,財政預算案的本質是配合施政,財政預算案應當是從政府財政分配,去配合施政報告的施政重點。以前在外在環境沒有今天般波動的情況下,當施政報告在十月公布了,各個部門還可以在三、四個月的時間內整理出政策,再向政府申領資源配合,也就是整個財政預算案的制訂。可是在目前急劇改變的大環境下,這種做法已有所更改。

期望落差 不滿升溫

現屆政府的做法是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是靠在一起,好處是兩者可以更緊密的配合,但也令財政預算案中的空間和彈性減少了,原因是施政報告中的種種建議,已為財政預算案定下了規範,財政預算案中的新意也不可能有多少。

在這種體制下,坊間對政府最重要的兩份政策文件,即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其關注程度下降和整體滿意度不足,就有其內在體制上的局限。人們從較現實的角度和觀點去看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等於是用短期目光去審視長遠問題,在兩者期望落差的大格局下,我們不難發現對政府不滿升溫。

從務實的角度看,人們當下已在水深火熱之中,政府沒法提出即時解決的方案,光喊長遠如何自是得不到民心的共鳴。

要徹底解決問題,一個具延續性的政策制訂和執行是必須的,這個延續性可令長遠的解決方案可以王道的執行,去讓人們看到事情解決的曙光,再去以實際行動去加入短期措施,才會有相得益彰的成效。簡言之,就是要長短方案並舉,去和大眾的期望管理互動,去令大眾明白當中的得失取捨。

話是這麼說,但要做到卻是知易行難。政府政策的方向連貫性是一個大問號,在當下的政治生態下,一天已是可以很長久,以這種環境下,也難怪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的滿意度屢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