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真品與仿真品,價值差天共地,對於文化歷史建築亦然。灣仔利東街變身後,將原有的真實色彩統統抹去,換來的是模仿昔日建築物,再加上所謂的「創意」,不倫不類之感油然而生!
利東街是我成長的地方,因此自從重建項目工程落實後,猶如一步一步將我的童年回憶摧毀。最反感的,當然是將一個充分反映利東街文化背景的名稱——囍帖街,改為一個俗套不堪的名稱——囍歡里。利東街本身有很多印製喜帖的店舖,是一條喜氣洋洋的街道,是很多人難忘的回憶。但市建局的重建,根本沒有從保留原有文化因素入手。
從報紙上的照片,看到重建後五顏六色的建築,不知是到了歐洲還是廣州的感覺。加上一條地標式的天橋,連建築專業人士都認為是「得啖笑」的保育。難怪坊間有一說法,就是當政府或公營機構要保育有價值的建築物或地方時,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甚麼也不做」。觀乎囍歡里的雛形,這說法相當合理!
這種主題公園式的「仿古」布局,跟利東街原本的面貌及文化背景毫無扣連,與其說是為了保育,不如說是士紳化的入侵,為一個豪宅項目作鋪排。可以想像得到,在這個刻意營造的懷舊環境,日後林立的不會是地道的喜帖舖,而是一些吸引中產的咖啡店、法式餐廳等高消費店舖。
當今世上,最差的重建就是先將原有土地上的一切毀滅,將所有人趕走,令該地方失去原有的文化、原有的歷史、故事。這種「推土機」式的重建,就如在土地上投下「原子彈」,當一切灰飛煙滅後,再重新進行一個面目全非的建設。非常不幸,香港的重建項目就是如此運作!市建局作為主責機構,實應好好運用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