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儉:中港生交流政策廣受歡迎

【本報訊】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為施政報告提出資助中小學生到內地交流,和擴展中港中小學姊妹學校的締結網絡被質疑是滲入國民教育辯護,強調這並非新政策,又指有關活動過去很受學界歡迎,經研究後才決定擴闊資助範圍,為學生提供更多交流經驗。有教師團體則認為,施政報告提出提高小學學位教師比例的增幅不足,期望中小學教席能全面學位化。

加強中史科學與教成效

吳克儉昨講解有關施政報告的教育政策時指,與內地締結姊妹學校網絡及安排中小學生到內地交流並非新政策,過去這些政策都受到不少學校及學生的支持,供不應求。他續稱,部分學校因欠缺資助而未能參與,有意見反映學界需要更多資助,經研究後決定擴大計劃,讓兩地學生可恒常交往和接觸,並加強各學科如中國歷史和中文等科目學與教的成效。

教師同工不同酬待解決

教聯會主席鄧飛認為,現時本港學生往內地的交流活動不只限於一線城市,亦包括二線城市和一些貧窮的鄉鎮,有助學生全面深入了解國家,呼籲社會不應將所有與內地有關的事情視為禁忌和污名化。教聯會同時認為小學學位教師比例由現時五成提升至六成半,增幅仍有不足,更期望中、小學教席能全面學位化,解決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另外,對於部分大學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專上院校開辦的社區學院累積大量盈餘,施政報告提出應把盈餘盡量回饋學生。吳克儉指,留意到各院校有為學生設立各類獎、助學金,但政府提出要院校思考如何回饋學生是責無旁貸,當局並非針對個別院校,未來將與各院校接觸,希望他們能以學生的利益為大前提,認真思考回饋方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