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去殖失敗乃政府之責

對於為何部分年輕人會揮動米字旗衝擊軍營,我認為,要回應的未必是主管教育的官員,反而是教條僵化之官員錯失了很多機會。

現時一班走在最前線的年輕人,他們入學時,應該已是回歸後。按道理,他們應該不會有任何「戀殖」情結,更遑論拿着米字旗衝擊軍營。

歸根究柢,皆因英國的殖民手腕厲害。回歸後,香港的官員仍懵然不知,察覺不到英國殖民地的一套,「去中國化」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香港人,亦令香港人順理成章地放棄一些可以尋根、可以了解「一國」理念的東西。其中一樣,當然包括我早前經常提到,在土瓜灣發現的宋代古井。這些歷史實物,正好證明香港的歷史跟內地是一脈相承的,可惜這足以增強港人身份認同的古蹟,還差點被我們的官員親手毀掉!

因此,對於「教育局局長要受監督」的說法,我認為最重要反而是官員本身是否有心、有智慧、有魄力去做工作。因為,就算有天時、地利、人和甚至各方的監督,假如官員本身不夠敏感、不夠智慧,根本難以掌握這艱巨的工作。在大氣候下,在各種社會事件衝擊下,如何吸納青年的意見,如何引導、啟發他們,才能令香港的年輕人不再扭曲本身的身份?

親手摧毀香港的歷史古蹟,對嗎?以迴避問題來處理港人的不滿情緒,對嗎?剝奪年輕人的創意空間,令他們失去一個可讓他們更愛這片土地的元素,對嗎?將年輕人置於對立面,這又對嗎?有人提到,香港必須去殖民化,其實所謂的殖民化,根本只是因惰性衍生的官僚主義,萬事跟隨「以往」的一套,不能改、不能變,要跟足制度,結果年輕人順理成章地活於框框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