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失身份證日均256宗

【記者盧怡安報道】很多人都試過遺失身份證,但實際人數可能比想像中多,根據入境處數字,一三年全年共九萬三千人次因遺失身份證而需補領,平均每日近二百五十六人次「唔見證」,因身份證損毀的補領個案則有約一萬六千宗,原來男士「毀證」較女士略多,原因是男士愛把身份證「裸身」放入褲袋,或與鎖匙一起袋着,不慎屈折及刮花了證件。

○三年至去年,因遺失身份證需補領的個案多達八十九萬宗,佔總發證量百分之七,換言之,平均每百名持證人便有七人曾遺失身份證。至於損毀補領的個案,十一年來就有約七萬零六百宗,佔總發證量百分之零點六。智能身份證有多項防偽特徵,十一年來,僅發現三千二百張假證。

補領費二月加至$370

入境處首席入境事務主任(人事登記)馮毅華接受訪問時指,證件損毀的原因,包括將證放進褲袋後屈折、將證放近磁力強的物品,又或證件無用膠套保護,又與鎖匙放在一起,刮花了晶片等,「女士嘅身份證擺響手袋,保護得比較好」。現時補領身份證須繳三百五十五元,因成本增加,今年二月將上調至三百七十元。

其實香港身份證已有六十五年歷史,經歷了六代。二次大戰後,大批內地人湧港,港府為登記身份,一九四九年起向在港人士簽發貼有相片及手寫個人資料的紙皮製文件,就是身份證的「元祖」,並按階級(如是否官員)分成黃、藍及粉紅三色。一九六○年《人事登記條例》實施,推出第二代膠面身份證,分成藍紅以識別男女,面積相對縮小,兒童證約為成人版一半,俗稱「餅乾仔」。

八七年已棄用港英徽號

七三年,第三代膠面身份證不再有持證人指模,亦統一了成人及小童證的樣式。八○年抵壘政策取消,面對內地偷渡潮,八三年推出首張有防偽特徵及全電腦製作的第四代身份證。但四年後因「香港需要有一張可以過渡九七嘅身份證」,故於八七年推出第五代身份證,引入了「香港永久性居民」概念及證背棄用港英政府徽號。○三年推出第六代智能身份證,邁進了智能年代。

資料來源:入境事務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