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使驚畀人笑,因為呢個唔係你嘅錯!」二十歲的林婉雯因父母離異及母親患病,自小由寄養家庭照顧,曾因為自己來自破碎家庭且寄人籬下,遭同學取笑感到不開心,幸得社工勉勵,重新振作,現就讀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三年級,希望畢業後投身社工行列,回饋社會,婉雯積極人生、好學不倦,昨獲社會福利署頒發最佳成就獎。
兒童因父母雙亡、長期留院等原因,引致不合適與家人同住,會安排入住兒童之家等寄養服務,社署亦會向法庭申請委任社署署長作為兒童的法定監護人,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受社署署長監護的兒童及青少年有六百五十七人。
社署昨舉行「壯志驕陽嘉許禮2015」,表揚四十四位過去一年表現突出的受監護兒童或青少年。獲獎的婉雯自一歲起便先後入住三個不同的寄養家庭,直至十八歲長大成人。她昨憶述,小學時手冊家長簽署欄是寫寄養家庭,因而遭同學取笑,一度不開心,「大部分人都有完整家庭」,幸得社工鼓勵樂觀面對。
至中四,婉雯父親病逝,加上當時要備戰文憑試,身心俱疲,終憑毅力衝破難關,於文憑試考獲廿二分佳績,中學時代寄養於天水圍一個家庭,而該區多年來又被標籤為悲情城市,但婉雯並無受環境影響,反而學懂感恩,亦不會標籤該地區。
早年社會掀起「反綜援」言論,如「養懶人、社會寄生蟲」,本身領取綜援的她因而很傷心,後來社工向她說,「長大後希望你能貢獻番社會」,這段說話讓她重新振作。現時入住港大宿舍的她坦言,社工對她一生有好大影響,冀大學畢業後做社工,幫助兒童及入住寄養家庭的人士。
獲得最佳成就獎還有十四歲的小樂,母親早逝及父親長期居住在內地,自六歲起便居於東華三院兒童之家,她沒有因身處逆境而放棄自己,更在兒童之家擔當大姐姐角色,協助照顧年幼兒童。
另一位獲得最佳成就獎的梁嘉誠(十五歲),自出生便遭父親離棄,與母親相依為命,但九歲那年,嘉誠父母相繼病逝頓成孤兒,自始受社署署長監護。
嘉誠努力克服哀痛,並牢記母親希望他入讀大學的遺願,努力讀書,現在校內全級考首廿多名,希望日後做精神科護士,幫助有需要的人。
記者潘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