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談到港人感到生存壓力的兩方面。至於第三方面,香港住屋狹窄,密度很高,生活空間自然不理想,人的精神和情緒也隨之難以舒展。香港保有大量郊野公園,而且不難前往,卻沒有有機地融入生活,無法在日常生活中享用,令市民每天都面對交通和環境擠迫。這種感覺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港人對於個人遊某些過激反應:在原本已擠迫的環境中雪上加霜,感覺自然不好。
但要改善這些情況,通過行政措施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因為這違反了市場規律。事實上,給香港人帶來生存壓力的,正是全球市場的競爭位置因素。不從根本着手,只會事倍功半。
香港在國際競爭中能有突出表現,很大程度依靠港人的勤奮。一個社會從貧窮到初階段發展,一般只能夠依賴人力和天然資源。香港在沒有太多天然資源下,就只有密集和勤奮的勞動人口。可是,這種依賴因素會隨着一地發展逐步成熟而被削弱,例如工資水平上升、財富增長和相應期望等。所以成熟經濟體的增長點往往不是廉價勞動力,而可能更多地依賴科技、創新、設計和高端服務等「食腦」行業,或者能在國際經濟秩序中扮演鑰匙的角色,例如是標準和規則制訂者。
箇中原因很複雜,既有文化因素,如僱傭關係已習慣既有對雙方的期望、社會商業文化、員工和公司對效率的追求等;也有香港的經濟模式仍主要依靠勤奮為國際競爭關係的基本動力;僱主市場比僱員市場較強亦是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