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治便秘 要分「虛實」

便秘令人鬱悶難耐,近年坊間出現不少專治便秘的中成藥,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卞兆祥提醒市民應事先向中醫師查詢,因每人體質不同;以便秘為例,中醫可分為「功能性」及「器質性」便秘,病人體質亦可大分為虛、實兩類,並再細分成八種,需予以不同治療。部分中成藥對特定類型及體質的便秘非常顯效,但其他體質人士服用,則可能弄巧反拙,應小心處理。

卞解釋,器質性便秘是由於身體不同器官出現毛病而引發,例如腫瘤、腸道發炎、腸道神經問題等;功能性便秘則是病人不涉器官病變,卻出現排便功能障礙。臨床上以功能性便秘求醫者較多。

久吃西藥可能有耐藥性

便秘病人亦可分虛、實兩大類體質。實者包括火熱、痰濕、氣鬱等體質,火熱即類似「上火」症狀,會口苦;痰濕的人面油多、肥胖;氣鬱則容易鬱躁。虛者則有氣虛、血虛等體質,一般身體軟弱無力。虛、實病人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虛者需益氣、養血;實者則需清熱、順氣。

他認為,西醫治療便秘的藥物一般針對刺激單一蛋白,效果有限,久吃或有耐藥性,劑量需愈加愈重。中醫治療優勢是標本兼顧,藥物副作用較少,復發率低。

初服麻子仁或會致腹痛

不過,他強調若服食不合體質的中成藥,或使情況更壞。他以中醫最常治療便秘的麻子仁藥方為例,指僅適合體質實的人服用,惟體質偏虛病人服用,則屬藥不對症,可能引發頭暈、惡心。

麻子仁藥方源於漢代,坊間亦有中成藥麻子仁丸出售。卞指麻子仁本身副作用甚少,初用或會腹痛,但一段時間後一般可正常排便,改善體質後可停藥,市民服用中成藥前應先諮詢中醫。

卞兆祥過去十年一直進行中醫治療便秘的臨床研究,包括麻子仁丸的劑量優化、安全性和療效,以及癌症晚期的便秘研究等。

現正進行三項大型研究,包括統計便秘在中醫的分型及中醫對各分型便秘的療效;麻子仁丸的耐受性、吸收到血液成分、藥物成分在腸道的作用;以及比較中、西醫治療體質實便秘的療效。該三項研究預計今年六月完成,此外亦接受市民參與,查詢電話為3411 2051。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