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選舉真諦

這次台北市長的選舉,所有媒體都聚焦在柯文哲和連勝文身上。其實,這次選舉共有七人參選。

民主選舉以民意為依歸,有志者都可參選,惟要參選市長者,必須繳交二百萬元新台幣的保證金,只要繳得起,不管其來自任何黨派都可成為候選人,今後可在名片上寫着第幾屆台北市長候選人,這份榮耀從此可展現在身份陳述上。

此次選舉其他五名候選人當中,有一位較獲媒體重視,就是山東籍的老兵趙衍慶。年近八十的他現職是「拾荒老人」。所謂志氣有高低,職業無貴賤,他以濃濃的山東方言開了記者會,大家聽不懂他的濃厚鄉音,他卻以唱頌山東小調來表達參選心志,沒有人嘲笑他,所有人都尊重他的權益,也佩服他的勇氣。

趙衍慶是一個傳奇人物,除了當過兵之外,他當過工程師,還開過計程車,出來競選是實踐自我肯定。他也曾競選過立法委員,如果今後他還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說不定也會投入總統大選。只要合乎條件,人人皆可參選,讓選民的智慧來做出抉擇。

趙衍慶參選,可說是在激烈選戰中的一段小插曲。拾荒老人願拿出積蓄兩百萬元新台幣投入選戰,也展現了對生命的追求與意義各有不同。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都應獲得祝福。更重要的是,民主政治體制尊重人權,每個公民都有平等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選舉結束,趙衍慶獲得了一萬五千多票,他可真是喜出望外:竟然還有這麼多人支持我?這就是民主的真諦,選民的意旨透過選票來展現,沒有限制,沒有篩選。這種社會效應今後難免外溢,讓外界欽佩拾荒老人的勇氣,更敬佩的是深層的、公平的、競爭的社會氛圍,以及服膺於選舉結果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