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朝漸行漸遠 傳統關係弱化

金正日逝世三周年,北韓並未邀請中國官方代表團前赴平壤參加紀念活動,而是在北韓駐華大使館設置祭奠場所,邀請中方相關人士參加。朝方一反慣例、主動拒絕親近中國的舉動,雖未必如外界所言乃中朝「兄弟」關係生變的標誌,但兩國傳統友誼關係的弱化,卻是不爭的事實。

部長互訪 幾乎停滯

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當天,金正恩率妻子李雪主和黨政軍高官,參謁了錦繡山太陽宮,並舉行中央追悼大會。雖然一如早前預料,今次中國沒有高層代表團出席,但出人意料的是,就連前兩年曾應邀參加忌辰紀念活動的中國駐朝大使劉洪才,也沒有出現在平壤紀念活動現場。

北韓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為了「防範伊波拉疫情擴散」,但即使為了因應防疫需要,身在平壤的劉洪才大使也可以代表中國領導人作為特使出席活動。說白了,北韓取消中國「特別待遇」的背後,實際上是其冷待中國策略的延續。

為了消除外界疑雲,北韓特在北京設置了祭奠金正日的活動,中方亦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前往弔唁,這是十八大以來中共領導人首次赴北韓使館,也是中共高層首次參加金正日逝世周年活動。引人關注的是,劉雲山突抵北韓使館,不僅肯定金正日為繼承和發展中朝傳統友誼作出的重要貢獻,還表示中方願同朝方一道,把中朝「傳統友誼」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在中朝關係漸行漸遠之際,劉雲山此番說辭頗有點耐人尋味。

實際上,自金正恩上任以來,中朝關係日漸趨冷,兩國最高層至今未有見面,只有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和北韓前任總政治局局長的崔龍海分別互訪過,如今就連雙方稍高級別的部長級互訪也幾乎停滯,九月聯合國大會期間中朝外長甚至零交流。此外,中國建軍八十七周年紀念儀式,北韓駐華大使館武官全部缺席;平壤舉行韓戰停戰六十一周年紀念日,「中國」一詞在大會上始終沒有被提及,這與此前北韓每年都會在停戰紀念日向中國的抗美援朝表示感謝迥然不同。事實上,今年還是《中朝友好條約》簽訂五十三周年,但雙方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這也非同尋常。

去中國化 十分明顯

在中朝關係每況愈下的同時,北韓與美歐韓日的關係突然柳暗花明,朝韓關係急速升溫,美朝關係別樣改善,俄朝關係持續靠近,日朝關係加速好轉。從與美國進行秘密外交,突然對美示好,到派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黃炳誓作為高級代表訪問南韓,達成雙邊高層會談協議,再到派出崔龍海作為特使訪問俄羅斯,會見普京總統,以及北韓與東瀛就綁架日本人問題達成共識,日本單方面解除對北韓制裁等等,北韓以外交刺激中國,試圖「去中國化」的意味十分明顯。

北韓與西方國家改善關係,中國當然不會反對,問題是,如果北韓在「去中國化」的道路上走得太遠,必然會損害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這是中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今次劉雲山主動提及中共第五代高度重視「中朝傳統友誼」,而不是簡單的「中朝關係」,這與習近平上台以來大多強調中朝「正常外交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中方明顯將中朝關係的表述重新定回了中朝「傳統友誼」的層面,是向對方發出訊號,希望扭轉兩國漸行漸遠的趨勢。畢竟在當今東北亞地緣政治錯綜複雜的情形下,北韓對中國的戰略價值依然存在,中朝關係也依然舉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