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蝸居千萬間 窮人安得不悲顏

香港貧富懸殊惡化早已不是新聞,港式貧民窟「蜚聲」國際也不是第一次,在佔領運動欲罷不能而國際人權日即將來臨之際,外國傳媒再次聚焦香港窮人的「蝸居」困境,狠狠摑了港府一巴,不僅摑得及時,而且別具深意。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香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而在摩天大樓陰影下或者人迹罕至的角落裏,有着許多港式貧民窟。今次進入外國記者鏡頭的深水埗天台屋,簡陋不堪又沒有窗戶的鐵皮屋頂之下,竟然有多達七戶住客棲身,他們必須共用一個廁所及狹小的生活空間,其中一名住客的蝸居不足一個泊車位,因無法擺下一張最小的床,只能以報紙充當床墊席地而睡。

在強調人權的西方發達社會,哪怕是寵物,對其居住面積都有相關規定,否則就有虐畜之嫌。說香港窮人居住環境不如外國的狗,雖有侮辱成分,卻一點都不誇張。事實上,外國人見到港式貧民窟總是很震撼,他們難以理解,在香港這個全球之一最富裕的城市,為甚麼有的人居住環境如此惡劣?在百萬富翁密集度全球最高的地方,為甚麼窮人的生活如此悲慘?但對香港人來講,早已見怪不怪,很多人都曾在這種地方生活過,蝸居甚至算得上是一種集體回憶。官方數字顯示,全港有十七萬個劏房,這還不包括環境更惡劣的天台屋、籠屋,實際上全港有多少個貧民窟,根本無人能知。

港式貧民窟不僅面積狹小,而且租金驚人,論呎租動輒貴過半山豪宅,堪稱全球最貴。正所謂,有頭髮誰願意做瘌痢,基層市民被迫棲身各種貧民窟,反映房屋問題持續惡化。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近日撰文,將房屋供不應求歸咎於各種社會阻力,呼籲社會面對現實,必須寸土「必增」,填海、綠化地改變用途等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不是不能碰,不能研究。問題是,港府做事從來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加上社會泛政治化,反對派為反對而反對,施政舉步維艱,十年房屋大計隨時淪為泡影,無殼蝸牛更加望樓興嘆。老實說,有天台屋可住不算是最悲慘的,現在連天台帳篷都有價有市,問題之嚴峻可見一斑。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決不會小到容不下七百萬人口,高官自己都承認,新加坡、紐約、上海等城市同樣人口密集,但居住環境遠比香港寬敞。說到底,房屋問題並不僅僅是供應不足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縮影,是地產霸權造成的惡果。君不見,富人住大屋仍然貪心不足,仍然要千方百計搞僭建,不是向天空發展,就是向地下發展,而窮人連天台屋都可能住不起,凸顯的是制度不公平。

港府無能,政客無良,香港沒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廣廈千萬間,只有蝸居千萬間,佔領行動爆發不是偶然的。不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佔領行動即使被清場,香港仍然沒有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