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斕的鸚鵡有機會傳播可致肺炎的鸚鵡熱,漁農自然護理署位於上水的新界北動物管理中心於二○一二年時就曾爆發鸚鵡熱,共六名員工「中招」,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事後抽取鸚鵡的組織及分泌物樣本化驗,發現大部分鸚鵡除了帶有鸚鵡熱衣原體,更帶有一種新型「鸚鵡腺病毒(HKU1)」,當HKU1病毒量愈高,鸚鵡熱衣原體數量亦會急增。負責研究的港大微生物臨床助理教授杜啟泓推斷,當鸚鵡熱與新型腺病毒「雙劍合璧」,會引發連鎖效應,令人類受感染的風險增加。
上述的動物管理中心於前年十一月六日至廿四日,先後有六名負責清潔獸籠、餵飼動物的員工確診感染鸚鵡熱,當中一名五十五歲男患者最嚴重,出現發冷、呼吸困難及肌肉痛等病徵。衞生防護中心相信,感染源頭是中心於一二年十月接收的一批南美洲圭亞那「斑點亞馬遜鸚鵡」。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與杜啟泓等團隊進一步抽取鸚鵡的泄殖腔、咽喉、血液及糞便樣本分析,發現八隻鸚鵡中有七隻的肺、腎、肛門帶有鸚鵡熱衣原體,同時八隻鸚鵡都帶有一種新型鸚鵡腺病毒(HKU1)。而且當鸚鵡體內的HKU1病毒量愈高,鸚鵡熱衣原體數量亦愈高。病毒基因分析亦發現,HKU1與一種鴨子腺病毒有五成相近,但仍未確定鸚鵡感染腺病毒的源頭。杜啟泓指,是次感染鸚鵡熱的患者均沒感染鸚鵡腺病毒HKU1,中心內的其他動物亦無感染。
鸚鵡熱一向較少感染人,但翻查外國文獻,曾有長尾鸚鵡感染鸚鵡熱後,免疫系統受壓抑,同時令體內的禽鳥腺病毒變活躍,推斷腺病毒與鸚鵡熱產生連鎖反應,令鸚鵡熱衣原體數量更高,傳人機會也較大。
漁護署指,自該次事件後,該署轄下的動物管理中心再無發現有關鸚鵡感染鸚鵡熱,只曾在檢測進口鸚鵡中發現兩宗陽性個案,無人類受到感染。衞生防護中心於今年至十二月四日共錄得六宗鸚鵡熱。
●該病毒可從斑點亞馬遜鸚鵡身上找到,估計亦可在不同鸚鵡之間互相傳播
●該病毒與一種鴨子身上的禽鳥腺病毒約有50%相似
●感染樣本中的腺病毒含量愈高,鸚鵡熱衣原體水平亦愈高
●首次發現該種禽鳥腺病毒與鸚鵡熱可產生連鎖效應,或影響到人類感染鸚鵡熱的風險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