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昨經過逾兩小時討論後,建議港府落實按戶隨袋徵費模式作垃圾徵費大方向,已具備條件大廈可即時落實按袋收費,但建議港府設立三年過渡期,容許需時落實的屋苑可選擇整幢按量收費再逐步過渡,但該做法收費較高並會按年遞增,過渡期間港府須訂立清晰指引,增撥資源加強執法、回收配套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助及鼓勵沒有落實隨袋徵費的大廈納入,該會最快下月中向環境局提交建議書。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認同垃圾徵費並非增加庫房收入,最重要有效推動源頭減廢,故徵費初期收費水平不宜訂得太高,建議三人家庭住戶每月平均收費卅元至四十四元;工商業廢物則每噸收四百元至四百九十九元。
該會主席陳智思稱,如市民日後做好垃圾源頭分類,相信家居收費會更低,承認垃圾徵費或會增加低收入家庭負擔,但委員會不贊成免費派垃圾袋或豁免收費,建議港府透過關愛基金支援。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支援小組召集人譚鳳儀稱,逾九成港人居住十層以上單位,居住環境較複雜,難倣效台灣採取定時定點的垃圾徵費,亦明白即時執行按戶隨袋徵費有難度,故建議港府設過渡期。
不過,環保署推行垃圾徵費試點計劃已踏入尾聲,多個試點參與率極低,令人憂慮日後由大廈選擇徵費模式,會造成住戶貪方便選用減廢意欲較低的整幢按量收費,或造成大量非法棄置問題。
陳智思說試點計劃非立法進行,參與率不可作準,強調整幢收垃圾費水平較高並由住戶攤分的做法不公平。反觀使用專用袋的按戶隨袋收費較平,相信市民會適當選擇,但他拒絕預測大廈選用隨袋徵費的參與比率。
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聯會主席葉興國建議,過渡期選擇按幢收費住戶在實施次年需大幅雙位數上調費用,通過行政手段及宣傳教育,推動用戶選擇按戶隨袋收費。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指三年過渡期太長,說上屆政府已諮詢過垃圾徵費,公眾早熟悉該概念,建議縮短過渡期至一年才合理,否則減廢成效會減半。
環境局說委員會的建議有助當局盡快引入收費制度,收到報告後會仔細研究跟進,並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開展配合工作。現已有四個屋苑完成垃圾徵費試點計劃測試,在落實建議時,會考慮試點累積的經驗,該局亦正籌備在鄉郊地區推行試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