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掌握了青少年,等於掌握了未來。香港社會躁動不安,充滿戾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青少年問題愈演愈烈,當局掌握不了青少年,不僅掌握不了未來,而且掌握不了現在。
青少年問題千頭萬緒,主要還是就業和前途的問題。香港青年協會一項調查顯示,逾五成受訪青年認為很難找到長期穩定的工作,逾七成人指很難找到有發展前景的工作,近四成人認為自己屬於在職貧窮,相當一部分青年認為自己需要長時間甚至永遠也無法脫貧。在職貧窮是香港深層次問題之一,青少年情況尤其普遍,當他們淪為「窮忙族」,不管如何努力也無法脫窮,心中的不滿和怨恨可想而知。
事實上,香港經濟低迷,產業結構單調,整個社會有如一潭死水,向上流動的機會愈來愈少,加上樓價高企,居住問題惡化,青年人既看不到前景,更看不到希望,人生失去目標,除了容易意志消沉,也容易扭曲價值觀,甚至誤入歧途。近年社會日趨政治化,許多青少年走上街頭,而且言行偏激,主要就是對社會的疏離和現實的不滿引起。尤其是這場佔領行動,更是將青少年問題暴露無遺。
特首梁振英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承認,回歸十七年來,特區政府的青年工作一直做得不夠,不少青年沒有看過《基本法》,他承諾會吸納更多青年人加入諮詢架構,並加大力度做好推廣《基本法》的工作。毫無疑問,向青年人推廣《基本法》固然是應有之義,吸納青年人加入諮詢架構也有實際需要,然而,如果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青少年問題,顯然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人望高處,水往低流,青少年的失業率一直遠遠高於整體失業率,來自基層家庭青少年面對的就業壓力及向上流動的障礙更大,當他們辛勤工作也無法脫貧,努力奮鬥也看不到前景,無論當局如何改善青年工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歸根究柢,改善經濟環境,提供更多就業及向上流動機會,才是解決青少年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然,青少年問題除了有社會和經濟的因素,政治因素的影響也愈來愈大。近年校園愈來愈政治化,大學教授公然鼓吹犯法,中學試題引導學生「歌頌」佔領人士「渾身是膽」,連幼稚園老師也向幼童灌輸「警察是壞人」的觀念,學生長期受到洗腦,從小培養反建制思想,加上政客興風作浪,不良傳媒煽風點火,部分青少年甘願淪為政治炮灰,也就不足為奇。最不可思議的是,如今連大學畢業禮也成為激進學生政治抗爭的舞台,校長的苦苦勸告反而被視為「霸道」,中國人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已蕩然無存。
說到底,少年識盡愁滋味,家庭有責任,學校有責任,社會有責任,港府也有責任。一個令青少年躁動不安的社會,根本沒有前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