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聖賢之言臨新朝 古為今用一時鮮

中共十八大「勝利閉幕」,第五代、習近平登基執政已整整兩年。「新朝」氣象盡顯,一掃過往十幾年的暮氣、柔弱委靡衰腐之氣。「新朝」氣象之由來,在於第五代、習近平「重拾」「舊學」開國太祖毛皇帝的一些鬥爭思想和中國古代傳統政治文化之治國思路。

十句名言 治國理政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國家治理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請來專家學者大講「古代聖賢」之道。習近平主持學習並發表講話,認為古人十句名言對今日紅朝治國有「重要啟示」。

這十大名言是,一曰「民惟邦本」;二曰「政得其民」;三曰「禮法合治」;四曰「德主刑輔」;五曰「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六曰「治國先治吏」;七曰「為政以德」;八曰「正己修身」;九曰「居安思危」;十曰「改易更化」。

習近平引述的這十句名言,可說是古往今來治國理政、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按此去做,必國家興盛,人民幸福。

然而,問題在於歷朝歷代包括今日之中共在許多時候和情況下未能按此去做,最終都敗於綱紀廢弛,亡於腐敗和官逼民反,由興而衰,由治而亂,由得民心而失民心,由吏治廉而吏治爛,禮崩樂壞,道德淪喪,君不君,臣不臣,官不官,民不民,奸佞當道,妖孽縱橫,國破家亡,民烹水火也。

紅朝太祖毛皇帝民間起兵,打天下二十八年,坐天下二十七年,熟讀經史,對中國封建社會歷朝歷代兩千多年治亂興衰爛熟於心。在延安窰洞,在西柏坡,在「進京趕考」之前夕,多和「黨外民主人士」、社會賢達、飽學之士在中南海就探討中共坐天下後怎麼「治國理政」,以避陷入過往朝代「其興亦勃,其亡亦忽」的歷史周期率。那時候,毛皇帝心裏已經明白,如果僅僅按照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按照聖人之言、儒法之論建設治理國家,那是難逃歷史「怪圈」的,紅朝也不可能「永固江山」。因此,毛皇帝對民主人士說,我們要建立民主制度,讓人人負起責任,監督政府,為新中國找到「根本出路」,跳出歷史周期率。

權力膨脹 導致腐敗

思考方向是對的,但毛皇帝心中並無思索出具體的制度安排──民主制度建構政府、監督政府、人人負責。更重要的是,毛皇帝締造的中共信奉馬克思列寧主義,打天下後要按照其「老大哥」蘇共的社會主義模式建立國家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制度,全盤學習蘇聯。而這套被稱為「史太林模式」的制度比歷代中國封建王朝更加集權,問題就出在這裏。

簡言之,按照中國聖賢之言治國理政雖然乃正道、大道,也有過國泰民安、繁榮富強,但難以持久,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管治者手中的權力無以制衡、監督,權力的膨脹加上人性的自私貪婪必然導致腐敗,導致官民尖銳對立。

史太林模式在中國建立後的種種弊端和潛在危險,毛皇帝幾年後看了出來。但是,他無法「另起爐灶」建立民主制度,也深知中國古賢之言治國理政只能收效一時,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何況在馬列主義和共產黨的辭海中這些都屬「封建糟粕」,是要批判和掃蕩的東西。於是,毛皇帝「創新」了繼續革命的理論,用發動群眾、政治運動讓人民造反衝擊由「絕對權力」構成的官僚體制,以為這樣就實現「人人負責的民主」,根治腐敗衰亡,永葆青春。

這樣做當然徹底失敗。第五代也只能重歸舊路,古為今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