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格,國格養成,不在於國力強大,更在於領導人的人格;領導人甚麼人格,國家便甚麼國格。比如美國仍然強大,但奧巴馬處理國際事務的決策,便大異於老美原來的風格。
今年雙十,中華民國一百零三歲,馬英九發表題為「以民主為傲,以台灣為榮」的講話,從國際大事講到台灣大事,悲喜交集,最後借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言,表達「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的訴求,堅定地支持香港人爭取民主普選。
打上任以來,馬英九的經濟政策,都不避諱借大陸以救台灣。兩岸關係,向來是先經後政,今回馬英九借特區學運,實行政治先行,支持香港人爭民主,對台灣經濟未必無負面影響;忽然有骨氣,是受了甚麼刺激嗎?
先說大陸因素。台灣各方已在預估兩年後誰來選總統,即表示馬英九任期將滿;馬連任後曾說追求歷史定位,APEC今年將在北京舉行,從年初開始,馬便積極盤算藉APEC促成「習馬會」,但大陸以場合不符而不賞面,「習馬會」告吹,馬也只好自個兒追尋歷史定位。
再說台灣因素。習近平前不久說「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兩制模式的四大選舉特點:有提委會、要愛國愛台、無政黨背景、無外部勢力,統統跟今日台灣選總統背道而馳,念及「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預言,馬英九自然有所刺激。
最後是香港因素。一場雨傘革命,眼見特區學生勇猛,馬英九也感受到催淚氣的刺激,憶起自身四十年前保釣運動時的風采,是真個受到感召而發聲支持學生。
不為經濟而政治噤聲,一人一票選總統,台灣人總算沒有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