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揭陽中德合作創新天

昨提到揭陽企業招聘德國退休工程師,結果不僅幫助了企業的技術和設備改良,且在他們的穿針引線下,更闖出一條中德企業合資合作的新模式,產生極大的經濟效應。

正在建設的中德金屬生態城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這個金屬城由中德企業家合資興建,重點是引進德國的排污技術,解決電鍍過程嚴重的金屬污染問題,目標是要達到零污染。

還有就是學習德國高尖精密的技術,其中一項是引進生產德國醫用手術刀。這種手術刀含有精密的晶片,可以記錄這把手術刀何時用過,做過甚麼手術,由那一位醫生使用,現在放於何處,一一記錄於晶片。中國現在還未能生產如此精密的手術刀,引進德國貨,正好填補這方面的空缺。對德國而言,正好為產品尋找新的出路,因為在其本國市場已經飽和。一個飽和,一個空缺,正好一拍即合。

友人引述揭陽市領導的話說:如果揭陽的發展走珠三角的老路,引進從珠三角「騰籠換鳥」走出來的企業,那麼揭陽就只不過是在複製一個珠三角,沒啥意思。

在揭陽,推動企業與德國合作,採取的模式是:中方企業出土地、廠房、設備;德方出品牌、技術和管理,同時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經過數年的努力,這種合作模式已初見成效。

目前,揭陽在德國設立了四個辦事處,分別在慕尼黑、法蘭克福和杜塞多夫。揭陽昔日是窮鄉僻壤,而今成為粵東經濟重地,且能在歐洲大國德國設有辦事處,難能可貴,其成功經驗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