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後運動 七貼士增心臟功能

曾經接受「通波仔」治療的病人,或擔心身體不能「操勞」,但不應就此放棄運動。心臟科專科醫生姚少峰指,曾因血管閉塞需接受通波仔治療的心臟病患者,康復後可循序漸進,每周做一百五十分鐘的中度帶氧運動。他擔心不少從事金融、管理等「長駐」辦公室行業的心臟病患者,「通波仔」後仍缺乏運動,心臟功能會變弱,建議即使工時朝九晚十,亦要爭取運動時間。

姚少峰指,曾有嚴重心臟病發的人,心肌或已受損令心臟功能轉差,同時需使用較高劑量藥物,術後有長時間不宜運動。不過,若曾接受通波仔治療,同時做好心血管跟進治療,約七成以上病人在通波仔七至十日後已明顯感呼吸較之前暢順,適合漸進式恢復運動。

按傷口愈合增運動量

醫生會考慮病人的傷口愈合程度而作出建議。曾接受通波仔的患者,腿部股動脈有導管造成的傷口,打壁球、游泳等動作幅度較大,恐影響傷口愈合而流血。故初期宜先在公園慢步,數周後評估如愈合有改善,再稍增運動量,及後相信跑步、跳繩也問題不大。

此外,「通波仔」病人需服薄血藥防止血塊凝固,不宜做易撞傷的運動,如滑雪、踩單車、打拳或舉重等。馬拉松也屬挑戰體能的劇烈運動,不鼓勵病人參與。

不過,姚按臨床經驗發現,大部分通波仔病人是「懶得運動」多於擔心不能運動,每年接獲需通波仔的新症中,七至八成從事金融、管理等長期在辦公室工作、少運動、有吸煙、飲食肥膩兼「三高」,更曾有個案一次過需植入十個支架。

豪食一餐運動補唔番

這類病人大部分完成通波仔後依然少運動,建議即使簡單如上落樓梯、早一個站下車步行回公司,亦應把握運動機會;同時需嚴格「戒口」,少吃高脂肪及膽固醇食物,否則運動也不能「抵銷」,甚至令血管再栓塞:「唔好以為食一次大餐,做番多啲運動就冇事!」

今天是「世界心臟日」,本欄與病人互助組織「關心您的心」合作,本月推出一連五期《關心您的心系列》,推動心臟健康。「關心您的心」秉承助人自助之精神,扶助更多心臟病友和家屬跨越復康。

通波仔後運動小貼士

1•每周可進行不多於150分鐘的中度帶氧運動,例如每周3次,每次半小時

2•運動前必須熱身及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

3•運動期間不要忽然靜止,要做緩和運動

4•在辦公室上落樓梯、在家中跳繩均是可行的帶氧運動

5•當心跳加速、流汗、呼吸加重便屬中度運動量

6•如出現氣促、呼吸困難,便應慢慢停止運動

7•通波仔後不宜滑雪、踩單車、打拳、舉重等負重及容易受傷的運動

資料來源:心臟科專科醫生姚少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