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步步護森

生態要為發展而讓路,動物要為經濟而犧牲,這些保育與發展的矛盾不僅存在於本港,甚至萬里之外的亞馬遜雨林。有團體近日帶領一批中學生遠征厄瓜多爾的亞馬遜雨林,從點算每天觀察的物種,到與當地研究員的深談,他們發現當地因發展煉油廠,雨林過度砍伐而一去不復還,未來的保育之路仍一步一艱辛。

油廠撐厄國 政府難監管

「雨林範圍有煉油廠,明明係破壞生態,但點解政府都唔理?」羅晞彤與二十四名中學生七月底隨仁愛堂極地之旅,前往南美洲厄瓜多爾的亞馬遜雨林進行環保考察,她指在尋找及點算物種的時候,不斷思考當地政府為何不禁止煉油廠繼續污染雨林,任由輸油管道縱橫交錯如蜘蛛網般蔓延。

身兼團長的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指,石油業是厄瓜多爾的經濟命脈,當地不少人在私人土地開發油田,政府根本難以監管。他指,部分石油重鎮若非設有煉油廠,根本不會打造成市鎮。石油對雨林的破壞較過度伐木更大,雨林的物種數量雖無災難性下跌,但部分常見的物種近年已變得稀有。

在十五天的旅程中,團員見識了雨林獨有的豐富物種。「最開心係搵到毒箭蛙!」團員庾霖峰分享說,體形細小的毒箭蛙只有兩厘米大,是亞馬遜雨林的獨有品種,當地原住民會將牠們身上的毒素塗於箭上而得名,尋找牠們的時候需要輕輕踢樹葉。他指,當地人可考慮發展生態旅遊代替販賣木材,或許更能保育森林。

公園污染 動物無家可歸

原始雨林是動物最理想的家,當雨林一點一滴地失去,大概動物也不久留了。厄瓜多爾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Yasuni國家公園因開闢煉油廠而受污染,多個團體在網上發起「拯救Yasuni」活動。團長侯智恒慨歎,當地學者的保育工作已達十數年,對於未來只能勸勉自己「不要悲觀」。

圖:吳啓偉、受訪者提供 

文:張艷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