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大陸大學生赴台求學,這是兩岸開啟交流之門新的一環,許多陸生到了台灣之後都對台灣寬鬆的民主氛圍抱着好感,陸生也想融入校際活動與生活。近期淡江大學學生會選會長,陸生蔡博藝參選但引發一陣波濤,校內有人認為陸生不應參選,讓台灣的民主起了最壞的典範。
學生會最寶貴之處是學生們的自治受到了高度的肯定,不受政治形勢及意識形態所控制。但學生會自我設限,透露的問題是兩地青年的隔閡,但陸生既然成為社群的成員,就應該有平等的權益參與,難道學生會擔心陸生掌會長之職後會大舉統戰,台灣大學生的人權優勢,難道就無法抵擋統戰攻擊?更何況,現在的大學生都有自己價值判斷。
這個事件凸顯了兩岸青年們認知的差距,大陸年輕一代對民主思潮亦有嚮往之情,開放陸生赴台,兩岸學生應在交流中彼此融合,華人社會民主先驅的台灣應有足夠的自信,不必畏懼陸生的到來。
兩岸關係的未來關鍵取決於年輕世代,而兩岸的年輕世代,由於政治社會體制與教育背景的不同影響,難免出現了落差,陸生赴台或台生赴陸就學,都有助於化解彼此的矛盾與誤會。
大陸的教育根深柢固的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屬於中國,十三億人民可決定台灣的前途,這樣的說法只有加強了台灣青年的台灣意識。
大陸對台灣年輕人的認同和取向難以掌握,對台讓利懷柔都碰到年輕人的懷疑和抵制,台灣經過民主的洗禮,年輕人對民主自由的高度認同,對大陸的體制和人權有高度疑慮,投射到對對岸青年的不信任,這矛盾非一朝一夕可解決,心防難以放下,也就演變成淡大學生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