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登盛政府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着力推動能源、經濟和資源開發。同時,中、緬關係也受到空前衝擊。特別在經濟領域,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銳減,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力也正在急劇下降。相反,筆者最近探訪當地,近距離觀察到緬甸跟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在多方面關係的迅速提升。
摒除政治因素,緬甸選擇親美、日,也有出於現實需要的考慮。隨着改革開放,緬甸政府對改革方案的需求甚大。由於知識界的凋零,緬甸對於未來應該如何進行發展,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自行制訂政策。過去中國在緬甸投資,主要集中提供傳統模式的資金、人力和技術等生產因素。可是面對新形勢,緬甸今天更需要的是知識(Know-how),例如對於水資源的使用,當地便急需制訂相關的效益和環保等標準。在這方面,日本的回應最為積極。日本政府支持在當地設立了大量非政府機構和智庫,例如貿易資金協會、東亞東盟經濟研究中心等,無償為緬甸政府的發展提供方案。
此外,當地電力和農業的標準,均主要由日本協助制訂。這些方面,中國過去是基本沒有向該國系統地提供過的。所以現在的緬甸,對於日本的需求,是遠遠大於中國。
此外,美、日公司的運作模式,普遍比中國公司更加成熟。具體而言,美、日公司除了做生意之外,更積極為當地提供生意之外的服務,制訂行業標準、提供公共產品等等。所以與其說這是地緣政治的博弈,也是對市場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