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封窗落閘」決定,令香江政改和兩大陣營的較量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雙方對立情緒加劇。受到重大打壓的一方——香江反對派及八十萬民意或是相當憤怒或是相當沮喪。香港學聯本月二十二日決定十幾間大專院校學生罷課一周,若香江府衙和北京沒有對他們的訴求作出回應,則會將行動升級。香江大學生的罷課將為反對派組織的「佔領中環」打響第一槍。
面對朝廷的「大石壓死蟹」,反對派手中仍有兩項「反抗的武器」:一是立法會中的二十七張票,足以讓政府政改方案泡湯;二是他們準備已久的「佔中」行動,因為朝廷把他們「逼到絕路」而具備了一切發動的條件。北京面對這兩大問題的既定方針是,還是要盡最大努力、表現最大誠意、千方百計讓政改通過,方法是一方面繼續打好輿論戰、民意戰,向反對派施以社會民意壓力,另方面向反對派的溫和派繼續搖動橄欖枝,分化反對派,爭取「撬走」四至五票。對於反對派「妄圖」發動的「佔中」則更是全力打壓,發動「愛國愛港」的群眾和社會輿論,把「佔中」定性在「犯法動亂」鎮壓有理的層面。
在朝廷看來,香江反對派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山頭眾多,內鬥不止,各種公私恩怨糾纏不清。在一些問題上,不必朝廷和香江府衙施「分化」之術,他們自己也會打起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他們會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很難維持長久,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某些條件變化所影響,重新「產生分歧」。
在今次政改問題上,反對派一開始就表現了分歧和內訌,他們雖然成立了「真普選聯盟」,但對拿出甚麼樣的政改方案實現「真普選」卻不一致。溫和派的意見方案在激進派眼裏十分幼稚可笑,與實現「真普選」相差甚遠;激進派的意見方案在溫和派眼裏也是十分幼稚,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朝廷根本不可能接受,是一廂情願,而且還會大大刺激北京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
今次政改朝廷早已下定決心,不會重蹈二○一○年政改最後「妥協讓步」的覆轍,何況二○一七年普選特首是政改決戰,絕不能因為立場改變留下後患。因此要強硬到底,而且是一登場就擺明絲毫不讓的底線,完全不必考慮這樣做會不會令反對派中的溫和派「冇地方企」,不利於分化反對派,不利於「撬票」。
職是之故,在首輪政改階段,反對派「分化」的苗頭就被朝廷無情掐死,反對派逐漸「團結一致」,走向激進一途,完全和朝廷對着幹,不留後路的「三軌方案」遂佔了上風,「佔中」獲得了充足的「動力」,有近八十萬人投票、五十一萬人遊行,反對派全部「歸隊」激進,那些曾經「溫和」的反對派也自慚形穢,失去了發言地位。
不過,那時的溫和派中一些人也還心存另外一種「僥倖」,暗盼朝廷在反對派的強硬面前,在巨大的民意壓力面前,會不會多多少少調整一下立場呢?若如此,他們在激進派的指摘面前也可「輸得心服口服」。然而,事情的結果是朝廷不但沒軟,而且更硬,這又印證了他們當時採取溫和態度、推出溫和方案的「擔憂」是有道理的,這樣一來,在經過短暫的憤怒和悲哀之後,在強烈譴責朝廷讓「溫和派從政無路行」之後,他們又抱怨指摘激進派只知一味強硬,和中央硬抗,把事搞砸也。
這種「小資產階級」政客的搖擺性、動搖性會不會再次導致反對派的內訌和分化呢?會不會在第二輪政改諮詢中讓朝廷找到撬票的縫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