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本地立法有可議空間

人大通過決議為政改制訂大框架之後,下一個階段就是本地立法,最終交由立法會表決。政府消息披露,第二輪政改諮詢或於學生罷課及佔中上演之後才正式啟動,時間可能是十月下旬或十一月上旬,屆時期望泛民各黨派宣洩不滿之後,可復歸理性討論。

人大雖然為政改設定「三道閘」,但可供本地立法討論的空間仍多,個別亦富爭議性,正受到政界的關注。其中,近日議論較多的是一人一票選特首時,是採用簡單多數制還是絕對多數制,或是其他辦法。以二至三名候選人計,簡單多數制即候選人之間誰得票相對最多,誰就勝出;而絕對多數制則規定必須過半數才能正式當選。不同的投票制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對選情影響可以是非常巨大。

有意見認為,以泛民主派在歷次立法會分區直選的得票率介乎五成半至六成計,倘若採納絕對多數制,候選人的形象與政見不能過分保守或親建制,必須要獲得泛民支持者的接受,勝出的機會才能相對較高。換言之,只有同時獲得中央及泛民「祝福」的候選人,才有望成為「真命特首」。

泛民主派一旦回心轉意,參與討論本地立法的細節,單就俗稱「守尾門」的方案,已經有可發揮的空間。未來特首候選人不單要取得提委會的過半數提名才能「出閘」,到正式落場向市民爭取選票時,泛民溫和派的影響力實在不能低估,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