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鄧小平遺產 非全能法寶

記得十幾年前和朋友之間有場爭論,主題是「到底是毛澤東貢獻大,還是鄧小平貢獻大」。爭論持續了兩天,卻沒有最終結果,因為爭論雙方沒有一個統一的共認標準。

實事求是 經濟為主

現在看,這場爭論有些無謂,既然沒有共認標準,當然就不可能達成共識。圍繞毛鄧,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一個是破壞者,一個是建設者。論破壞的組織能力,毛無疑遠遠勝過鄧,因為他有組織、有能力、有理論,更重要的是,他有着鄧根本比不了的鬥性;但是,論建設的組織能力,鄧無疑遠勝過毛,雖然鄧僅有組織、有能力,卻沒有多少實質性的理論。同時,鄧端着毛的衣鉢,也就是實事求是的思想,成功糾正了毛的鬥爭哲學,將中國社會引向打開國門,以經濟建設為主。

如果真要在兩個人中間分出個高下,臧無極原意選擇鄧小平。因為,在中共建政已經快六十五年的今天,願意繼承毛澤東意志,在當下中國繼續推行「以階級鬥爭為綱」,自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估計沒有幾個人。相反,願意接過鄧小平衣鉢,致力於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致力於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相信大有人在。

這就是鄧小平的偉大之處!如果把中共建政後近六十五年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毛在位的二十七年、鄧實際執政的二十二年,以及鄧之後的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執政共計二十五年來看,執行毛思想路線的時間僅為他在世的二十七年,中間還夾雜着劉少奇、鄧小平等人的深刻質疑和實踐糾偏。而在鄧身後的十七年間,無論是江澤民、胡錦濤,還是上位兩年不到的習近平,都必須在思想上、實踐上繼續延續他制訂的路線方針,這和鄧小平當年打着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幹着反對毛式思維、清算毛氏錯誤的行為,有着天壤之別。

鄧小平為後人留下的政治遺產,就是最簡單的一條:實事求是。

一世英名 晚年有錯

圍繞實事求是,他把貌似複雜高深的馬恩列斯毛思想簡單化為因時制宜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最根本任務就是解放生產力」。也因此,他得以結束十年文革,撥亂反正。在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六年的今天,這一帶有根本方向的國策,已經具備了不可逆轉性,任何一位新任領導人想改變如此趨勢,實質上已為人民所不允許。

正是基於這樣一點,習近平作為毛時代成長、鄧時代成人的一代人中的一員,他更能體會到鄧思想的合法性和珍貴性。鄧思想根本的靈魂既是實事求是,那麼,甚麼是時代的事實,甚麼是時代事實背後的真是,自然就有了人為解說的可能性。

將馬恩列斯毛思想與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因地因時制宜,實事求是為我所用,是鄧小平提出並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

鄧在晚年,以此為藉口和依據,以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理由,反對和拒絕任何形式的政治體制改革,並順手拿下了兩任總書記胡耀邦和趙紫陽。時至今日,最可悲的是,無論是江澤民、胡錦濤,還是強悍反腐的習近平,都不敢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做出任何一篇有點力度的文章。

鄧本來一世英名,但晚年卻犯下不可饒恕的嚴重錯誤,這與他陳舊的強權思維、拒絕政改有很大關係。如今,習近平接下貪腐盛行的爛攤子,他想繼承小平遺產,打着實事求是名義,靠着政治強權來強推只針對經濟領域、而無任何政治舉措的跛腳改革,改變既得利益格局,將注定走不通。